
最忆是亲情
请假三日,回老家。之前,思量再三,逢岁末杂事多,又受金融危机影响,公司上上下下眼珠子都冒着火星。可是,假,还是要请,必须请,因为,要回乡陪老父亲过八十岁生日。我想复杂了,假,请得很顺利,毕竟,人心都是
请假三日,回老家。之前,思量再三,逢岁末杂事多,又受金融危机影响,公司上上下下眼珠子都冒着火星。可是,假,还是要请,必须请,因为,要回乡陪老父亲过八十岁生日。
我想复杂了,假,请得很顺利,毕竟,人心都是肉长的。
曾说过,这世上男人,只哄两个,一个老小孩---父亲,一个小小孩---儿子,两个都是至亲,血脉相连。
老年的父亲,像个孩子,需要儿女们宠着,尤其是我。父亲对于我的依赖,恰如我小时对于父亲的依赖。年少时,家中几兄妹,上有哥姐,下有妹妹,父亲最宠爱是我,时至今日,一提起此话头,妹妹还抱怨不已。
人,到了中年,常常往回看,追忆过去,也会寻根问祖。前几年母亲还在,每次回家都问她一些关于老年间的事,问姥爷姥姥,还有爷爷奶奶,父亲回答的少,只有母亲耐心。
我的隔代长辈们,只见过奶奶,也在我八岁那年过世。于他们的印象,都是在父亲与母亲断续的回答中拼凑起来,一个不完整的拼图,每每想起,都有一种淡淡的心绪盘旋,这个是题外话,不说也罢。
回想起来,父亲对于我的宠爱也是有缘由的。
出生时,正逢史上所说“三年自然灾害”,能吃饱的人不多。母亲说,每天她上班前,将我用家中大小被子及枕头等围拢着,走前把我的头歪在了哪一边,回来后还是原样姿势不变,是的,从出生起,我就患上了一种病,就是老人们常说的软骨病。父亲原来是不问家务的,包括儿女的事情,家里大小一应事务全由母亲操持着。可是,不论工作再忙,家里有个病孩子,又到底是自己的亲生骨肉,父亲开始关注我。
不知道是吃钙片起了作用,还是吃了何种食物,总之,慢慢的,我能站起来,也学会走路,与此同时,我也成了父亲最宠爱的孩子。
父亲的宠爱有许多表达方式。那时,单位年终或者什么原因有奖励,奖品多半是笔与本子,或者,搞什么活动发一张电影票等,只要是父亲拿回家的东西,基本上就属于我了;父亲去上班偶尔也会带上我,出差也一样,所以,他单位里的伯伯叔叔们,我个个都认得,每次去,他们就把我抱到桌子上逗来玩。
最令我记忆深刻的莫过于零花钱。父亲那时每月的工资就是四十几元吧,每次开资后,都会有一两毛的零花钱塞给我。要知道,在那时,大麻花一毛钱一根,白糖冰棍五分钱一根,红糖冰棍一根只要三分钱,所以,每月的一两毛钱算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呢。零花钱,大多被我用来买小人书翻了看,那时的小人书,多是七八分至一毛多的样子。回想起来,那些小人书,被我一遍又一遍的翻,比新时不知厚了多少。
岁月悠悠,眨眼间,父亲已是八十高龄,心里,对于他,有许多愧疚。
从离家求学之后,许多年了,在父亲生日那天,都没能陪在他身边。年轻时忙工作,后来忙孩子,说起来好像都是情理之中,如今回想,却是借口。每年电话过去的时候,父亲都如是说:“太远了,大冷天的,就别回来了,再说工作也不能耽搁呢。”忽然想起那一句: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可惜,那时我们太年轻,悔之已晚,莫若抓紧今天。
去年,儿子考学离开家,就下了决心,每年父亲的生日,必请假回去。去年回了,今年回了,明年,还要回。
版权声明:本文由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父情,是一坛陈酿的老酒
下一篇:故乡的稻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