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写字延伸开去的……
自从父亲开了博晒他的书法,摄影影作品。很多朋友去了之后回来都会说,父亲的字写得好。也问我练不练书法。惭愧,我练书法,大概要追溯到大学时期了,那是因为我们的课程中开设了书法课。练了几年,拿出第一堂课学习
自从父亲开了博晒他的书法,摄影影作品。很多朋友去了之后回来都会说,父亲的字写得好。也问我练不练书法。惭愧,我练书法,大概要追溯到大学时期了,那是因为我们的课程中开设了书法课。练了几年,拿出第一堂课学习前老师叫我们随便写的字,和最后一节课的作业。感觉象是两个人写的,前者是个小学生哈,后者却还象点样,不是大学生至少也是个高中生。大学毕业后,由于条件的制约,毛笔字就没再练了,硬笔书法倒因为常用倒还好些。
那时刚从学校出来,常给友人们写信,写很长很长的信,还写日记,写随笔,写些小文章。字越写手就越软,写起来就越得心应手。也有一阵,人家说我的钢笔字很不错。然后这几年,所有的文字全都用电脑编写了。右手也不执笔了,也换作了双手十指全面开花在键盘上跳舞着。用笔写的机会越来越少。
今天去办事,临了最后,人家让我在一份证明上签字,我拿起笔不加思索的狂书。突然觉得,这几年,似乎也只剩下签名需要拿到笔了。最高兴的事就是在工资表上签名了。哈哈哈哈。
中国的汉字是个奇妙的东西,外国人一直都弄不明白,怎么横横竖竖这么复杂的组合,却终成一个字。英语里一个单词虽然结构简单有时还念好几个音节,中国字却一个字一个音节。中国人写字,怎么在他们看来象是在画画呢。
如今中国的科技也发达了,电脑也普及了。可是,那些我们用了几千年的汉字,“身材形体”在国民笔下却不再曼妙了。如今好些大学生的字写得,还不如二三十年前的一个初、高中生的字呢。一说他们,还有道理了呢,说是现在谁还用手写呀,都用电脑打字了。通信也是E-MAIL;简单的小事,发个短信就行了;闲了无聊,上网聊天,再不济打个电话聊。还写什么信呢。也是。科技到底带给我们什么了?除了带给我们更多的便捷,却也把人变得懒了。
听说过一个事,说有一高校开设了书法课,请来教书法的人居然是个日本人。听到这样的消息,除了愤慨之外(中国这么多书法名字都还在呢,放着自己的书法家却去请外国人,是不是有点媚外呀。)又有些隐隐的担忧。就是,中国的青年们,你们为何不好好珍惜老祖宗留下的瑰宝?反而让一个外国人(特别是那个善于剽窃中国文化的日本民族)来教中国人学中国的书法!!!“人民网”上有一篇文章说《日本书法比中国火》,作者说:中国是日本文化之源,书法也不例外。但不可否认的是,日本的书法艺术,不论从人数、规模、普及程度、装裱质量等,都已超过了书法的母国———中国。西岛慎一先生是专门出版书法类书籍的二玄社原总编。说起中国的青年人字写得潦草,对书法的兴趣不如日本青年时,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最主要是文化断代了,重拾不易。另一个原因是电脑的普及,谁还拿着毛笔写字呀?
关于日本的书法爱好者,没有一个精确的数字,一般认为有两三千万,也就是说五六个日本人中,就有一个练书法的。称得起书法家,能举办个展、出作品集的人,全日本大约有100万之多。在经销文房四宝的东京银座“鸠居堂”三四层画廊,一年到头,天天有书法家的个展。书法的极大普及,与日本人重视书法教育关系密切。日本中小学校都开设有书法课。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书法,到初中毕业,6年时间足以打下坚实的书法基础知识和技法。除了学校的书法基础教育,日本遍布各地的书法教室也给书法爱好者提供了学习的机会,书法教室都由各个书法团体主办。不难发现,普通日本人,特别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汉字都写得很漂亮。
凡是正式场合,日本人要用毛笔写信签字。能用毛笔签字,这在日本是个人修养的一个重要体现方式。(据“人民网”殷占堂陈言/文)
看看人家是怎么对待书法的。而中国的学校里,孩子要学书法,是要上兴趣班才有得学的。而近年来,家长们都偏向让孩子学音乐学画画的,很少孩子学书法的。
我不喜欢日本民族,但是我不能不说,在对待一些传统文化上,日本确实做得比我们好。我们的国民,我们的知识分子,我们的政府,总是在做一些破坏传统文化的事。前几天网易网上有一个新闻,说是百名学者联明申请删除“伪科学“一词,理由是这个词语成了毁灭传统文化的藉口。我很支持这个观点。科学怎么了,爱科学就非要排除“异己文化”么?日本的科学显而易见的比中国先进吧,(别否认,要不你们买东西怎么非要买日本货呢。)可是人家的传统节日那一样废弃过?日本服装,总是西服与和服相并存;日本的节日,总是传统的节日比重大;人家的古建筑,哪一样不是保护得好好的?再看看中国的现况吧,原有的中国特色的服装,只剩旗袍一只独秀了,并且这旗袍还是改良品种;中国的传统节日,一再丢失,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冬至越来越没有节味儿,相反,圣诞,复活节什么的外来节,火苗却越窜越高;依传统过节吧,又被冠于“迷信”。怎么外国人的复活节,孟兰节等等就不是“迷信”,到中国的“中元节”就成了迷信了呢。是不是信耶苏的就是科学,信如来,观音的就是迷信了呢?其实不过是一种信仰习惯罢了,虽然表现方式不一样可是本质却是一样的。为何外国人可以包容它的存在,而中国就不行了呢?
昨天还在网上看到另一个新闻:中国形象标志可能不再是“龙”。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吴友富正领衔重新建构国家形象品牌,中国形象标志可能不再是龙。他认为,包括“龙”在内的一些中国形象标志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容易招致误读误解或别有用心的歪曲。
我觉得这个吴教授超可笑。我在新闻后评论道:看到这个新闻,我有点哭笑不得。哭,是哭中国的传统一再被人刻意扭曲;笑,是笑吴教授做为一个教授竟说出这样的言论来。我永远以龙为中国的形象而自豪。一个民族的图腾是一个民族的魂,如果一个民族连自己的图腾都保护不了、都要看外国人的脸色来给自己命名图腾形象的话,试问这个民族的魂在哪里?几千年来,“龙”已经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国人的精气神。为了讨好外国人,我们就要丢弃我们的灵魂么?龙是不是霸气不是、是有攻击性,这要视解释的人怎么解释。做为一个中国知识份子,说出这样的话,不可笑么?特别是吴教授这样时常与外国人交流的名人,如何将龙的积极意义推广出去,才是他做为一个中国有身份的知识份子应该要做的事吧,而不是为了讨好外国
版权声明:本文由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油荒,道理何在
下一篇:止,吾止也;进,吾往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