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年华

金色年华

陈白散文2025-10-13 06:21:40
趴在书桌上,就像座小围城。在小围城中呆想,这是温馨的家,是童话中美丽的小木屋,是古老的城堡,或者,它是座沸腾的足球场——1999年5月24日,斯图加特戴姆勒足球场,月光女神莎拉·布来曼的天籁之音与波切
趴在书桌上,就像座小围城。在小围城中呆想,这是温馨的家,是童话中美丽的小木屋,是古老的城堡,或者,它是座沸腾的足球场——1999年5月24日,斯图加特戴姆勒足球场,月光女神莎拉·布来曼的天籁之音与波切利世界级的高音邂逅,产生经典的《Timetosaygoodbye》。优美的旋律在飞扬,激情的音符碰撞出泪水与微笑,告别与祝福。此时的斯图加特人是幸福的,也是痛苦的。现在,他们都站起来,含泪的,微笑的,他们要在这里送别一位英雄,告别一个时代。这位英雄刚刚在这里完成了对对方球门的六次轰炸,也完成了自己作为职业球员的最后一次表演。他挂着恒久微笑的脸上闪着陌生的泪光。抱起心爱的足球,挥动沉重的手臂,这一刻,一个金色的时代过去了,一个属于克林斯曼及他作为金色轰炸机横扫各队球门的时代。
一、却是相逢不相识
一座水泥、石灰清清白白的墙,一张色彩鲜艳的大海报。至今仍记得,那张海报的左下角是象征足球最高荣誉的大力神杯,上方是1994四个大字。海报的主画面是金发微笑的克林斯曼盘带着心爱的足球。只是那时不知道他,只是“克—林—斯—曼—,克林——斯曼——”念着识字。于是,“克林斯曼”成了除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这些伟人外,我知道的第一个外国人的名字、第一个足球运动员的名字。那时真是小,看着克林斯曼快乐的微笑,一直以为他在玩什么好玩的游戏,足球应该很快乐吧?很久以后才知道,那份快乐产自世界足球的最高舞台——世界杯。
后来搬家,离开那墙,离开那个微笑的克林斯曼。妈妈说,这画不要了,旧东西不能贴到新家去。我虽不知这“克林斯曼”是谁,但我喜欢这张海报。只是没等我做出反应,小手已然被牵走。直至小屋被拆,那张“克林斯曼”以不知去向。
现在,纵然海报再多,也没有了那种味道——一堵毛坯式的墙,柔和的阳光透着窗子洒进来,海报上折射出唯美的色彩,阳光不偏不倚的照亮克林斯曼迷人的微笑,犹如蒙娜丽莎般安详神秘,却有更多的坚毅刚强。——还有旁边闪亮的足球。
二、相逢何必曾相识
1998年的夏天,每个人都会铭记。无休止的雨淅淅沥沥下了一季,中国的大地上洪水肆虐。生在江南水乡,密布的河道虽不至于让我们受到洪水的侵害,但无聊而又强大的天公还是将我们困在了家里。
那个夏天,一直守在电视机前,看前线的抗洪,也看远在法国的世界杯。那个夏天,终于有了对克林斯曼最生动的印象。那届世界杯的冠军属于法国,胜利属于齐达内,但回忆只属于克林斯曼。还是童年海报上的那个微笑的克林斯曼,时间可以刻上皱纹却夺不去微笑,和他看到足球时眼内的光芒。只是德国队在老去,当欧洲之王褪去冠军光环,尴尬地倒在克罗地亚脚下,这次的足球不再快乐。金色轰炸机在世界杯舞台上完成了最后一次启航,却没能飞得高远。
没看清微笑的克林斯曼是否在流泪,只是中国的天空哭了整整一个夏天。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失去了最可爱的家,最亲爱的人,而相去千里之外的克林斯曼,也正是在这个夏天,失去了为自己世界杯之旅划上完美句号的最后一次机会。
不过失去胜利并不意味着失去荣誉。生活中有人失败,却仍被称为英雄。克林斯曼是英雄,却并不失败。直到99年退役,他始终带着迷人的微笑,带着一身荣誉。
三、原来你还在这里
这些事感觉很近,想想已有几年了。2004年欧洲杯结束,德国队换主教练,居然是克林斯曼。还是那个一直微笑着能用多种语言回答各地记者的克林斯曼。他竟然在五年之后归来,脱下球衣,他用另一种激情诠释足球。你很难弄明白究竟是克林斯曼的足球,还是足球的克林斯曼。
曾经,看金色轰炸机翱翔在绿茵场上,看克林斯曼在陌生的泪光中离去,有甜甜的快乐,苦苦的遗憾。当克林斯曼再次回来,只能想到一句话——“曾经沧海难为水”。归来的不是摧城拔寨的射手而是沉稳成熟的教练。
原来一直念念不忘克林斯曼,是厌烦如今绿茵场上严肃得几近扭曲的表情,而想念他无邪的微笑;是讨厌球员们粗鲁得几近可耻的行为,而想念他的温文尔雅;是害怕足球极尽功利的目的而想念他不惜一切追求的目标——进球,取胜。
原来克林斯曼已成了一个概念。历史的残酷是按着她自己的原则,把世界的大多埋没,只留下一点供后人参考。足球也是如此,很快便会忘记曾经洒落在球场上的汗水与泪花。幸而足球是圆的,射手已离去,克林斯曼却仍在。默默的期待,静静的祝福,另一种身份会有另一种荣誉。
忙忙碌碌中,只搜索些许零碎的片段,有些恐怕已丢失在记忆的深渊中了。那是个星光灿烂的时代,但金色的克林斯曼依旧独特。
新的世界杯来临之际,惊喜地发现属于克林斯曼的德国,激情四射,除去成绩,足球冲锋在激情的浪尖,无论德国走多远,克林斯曼永远不败……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