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刺的刺客
刺客不一定要会武术,譬如要离,身长仅五尺,瘦小枯干,迎风则僵,负风则伏,但其智谋过人,用苦肉计舍妻断臂,混入敌人内部,取得高度信任,伺机借风力一矛毙庆忌,此为以智成功。刺客也不一定要有智术,譬如聂政,
刺客不一定要会武术,譬如要离,身长仅五尺,瘦小枯干,迎风则僵,负风则伏,但其智谋过人,用苦肉计舍妻断臂,混入敌人内部,取得高度信任,伺机借风力一矛毙庆忌,此为以智成功。刺客也不一定要有智术,譬如聂政,不用前期筹划,也不要帮手,更不讨什么上等的知名利刃,凭着自己屠牛的勇力直冲入相府,杀过层层护卫,抢到公座前一刀毙侠累,此为以武犯禁。
但是,一个合格的刺客,的确需要武功和智谋的双重修炼,武而不智,则难以近身,智而不武,则难以取命。所以,从这一方面讲,荆轲的确可以算得上一位合格的刺客。
荆轲精通剑术,而且自以为了得,自谓天下只服一个盖聂;他还缜密周全地策划了接近和行刺秦王的方式,讨两样秦王最想得到的东西,导演了一出图穷匕现,智商也不容置疑。但是他失败了,不仅搭进去了参与谋刺的几个人的性命,还使燕国速亡了。
他的失败不同于豫让的失败,也不同于鉏麑的失败,豫让的失败被人看作是一种成功,是完美的失败,而鉏麑的失败是一种觉悟,是自己的放弃。荆轲——这位为数不多的文武兼备的刺客,他的失败是由于自己的过度自信和学艺不精,是完全的彻底的失败。
有人说是因为对象的不同,秦王可不是一般的人物,那是中华第一帝,是第一个把“皇”和“帝”集于一身的人。在当时,对象的强弱,主要只看两点,一是武装戒备,二是自身的防御能力。
事实上当时的秦国还未统一天下,秦王的地位与吴王僚是一样的,所以他的戒备并不会像统一天下后那样密不透风。唐睢代表安陵国觐见秦王时,谈到天子与布衣发怒的话题,唐睢被秦王奚落,挺身仗剑而立,说义士发怒,伏尸两人,流血五步,天下人皆要服丧,秦王当时吓得面失血色,连连赔罪道:“先生请坐,何至于此。”所以论武装戒备,秦王与吴王、赵襄子、侠累,都相差无几。
而且在近身这一环节荆轲也做得很到位,他的智术没问题,关键是武术欠精,取命的时候出了差错。
从自身的防御能力来说,秦王的身材并不十分高大威猛,根据史记的记载,似乎还有点残疾,按《东周列国志》的描述倒是很伟岸英武,但也并非膂力过人。试想如果荆轲刺的是举鼎绝膑的秦武王,那岂不是徒手就被秦王当鸡架给撕了,根本用不着在大殿上跑那么多圈,
搞得跟热身似的,至于“鹿卢”就根本用不着出鞘了。按说在众多被刺者中,庆忌的本事是最大的,能搏虎屠龙,力敌万人,行走如飞,万箭不能近身,当胸被刺一矛尚还把要离提在手里,往水里浸了三次,这样的自卫能力,应该算是最难对付的。
所以从难度系数上来看,并不能说明失败的原因,秦王这个目标未必是最难刺的一个。最终的失败,只能说是刺客本身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对手。
且不说成败,单说刺秦王这件事本身,这也是我将要大发厥词的所在。刺杀秦王本是燕太子丹侥幸回国后的的突发奇想,在秦国做人质时,秦王对他十分刻薄,想回家看看都不批准,找心眼好且聪明绝伦的甘罗帮忙,没成想甘罗先一步归天了。以秦王的意思,要等到乌鸦的头发白了,马长出角来,他才可以回国。光明正大地走是不可能了,于是趁着秦王伐赵这空当,他扮成一个打杂的,逃出了函谷关,终于溜回老家。
太子丹买凶杀人的想法大概也就在那时萌生的,而且很强烈。擒贼擒王,秦王死了,天下就太平了,家仇国恨全报了。他不想着富国强兵,偏要在刺杀这方面做文章,可见思想多么狭隘。就算杀了秦始皇,秦国统一的步伐仍不会减慢,秦国几年内接连死了三个皇帝: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可见谁做皇帝已经不是重要的,国力在那摆着,不是杀了皇帝就解决问题的。
太傅鞠武对这些是看得明白,他为太子丹设计一套抗秦方案,让他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接匈奴,可太子丹是个急性子,非要立竿见影,富国强兵多慢啊,还劳心费神,哪如花钱买个死士到秦宫一剑封喉来得干脆利落。
鞠武无奈之下只好给他介绍了田光,于是这个患有严重心理障碍疾病的隐士就粉墨登场了,他在历史舞台上只晃了一枪,虽然造型不咋地,但可悲得有些可爱。
田光颇有些自知之明,起初表现得很谦虚,委婉地拒绝了。他说:“我啊——老了,我年轻那时候,就好比骐骥,一日而驰千里,现在不行了,连驽马都能超过我了。”
自己力怯不做就算了,他非要拉荆轲下水。可能是从来没被人重视过,这回总算人家领导登门相求,这是看得起咱啊,别人哪有跟皇室贵族打交道的机会,一定要使出混身解数,说什么也不能让人家空手而归。
为了卖弄自己的学识,田光先给太子丹养的几个勇士相面,说得头头是道:“这个夏扶啊,血勇之人,一生气脸就红;这个宋意啊,脉勇之人,一生气脸就青;这个秦舞阳啊,骨勇之人,一生气脸就白。”田老先生可谓知人,但这会却不自知了,实际上自己就是嘴勇之人,根本没有脸。
相完面,老田头叹了口气:“哎呀,都不是拿得出去的,看来只有我的好兄弟荆轲了。”
太子丹一听,知道田老头要荐贤了,急着问:“荆轲,何许人也。”
田光这时也不卖关子了,一股脑全抖出来,还强调:“荆轲啊,可是神勇之人,喜怒不形哦!”
这下太子丹找到了救星,就仿佛秦王是为荆轲而生,这刺秦王的事就得荆轲干,换谁都不行,这是上帝赋予荆轲的使命。
太子丹认定了荆轲,先请田光去传个口信,从中斡旋一下,临上车还嘱咐不要将此事泄于他人。田光是极力怂恿,完成自己的荐贤任务,然后他就神经质地想到了太子丹的临行嘱咐,心里觉得颇不得劲,就对荆轲说:“世子以国事相告,还嘱我勿泄,分明是见疑于我,我还是以死自明吧!”说完他就拨剑自刎了。
田老先生的心灵是多么的脆弱,我怀疑他是如何活那么大岁数的,难道此前从未被人怀疑过,还是怀疑他的人没有燕丹这般有份量,不值得以死释疑。田光的轻生,使我想起了吴子胥逃难时遇到的那位渔丈人,他也是为了释疑,最终投江自溺。同样是老人,同样喜欢帮助别人,尤其喜欢帮助名人高士,但他们的心理也同样的不堪一击,见疑则死,那想长命百岁还真难,看来当时的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
荆轲见出了一条人命,也不敢懈怠,虚心地听了太子丹的计划,也先推让了一番,不过最终还是揽下了。于
版权声明:本文由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炒作高考状元是为科举制度还魂
下一篇:有这样一位父亲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