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铁,饭是钢,大米是金”简单而深刻的道理

“人是铁,饭是钢,大米是金”简单而深刻的道理

盖然论杂文2025-03-19 09:33:03
在黑龙江抚远浓桥粮库的储粮仓,李克强沿着粮袋码成的台阶,登上3米多高的粮堆,查看储粮安全。工作人员告诉总理:“一旦国家需要,随时可用列车调运!”李克强说:“你这是金仓、垫底仓,站在上面心里踏实。要保管
在黑龙江抚远浓桥粮库的储粮仓,李克强沿着粮袋码成的台阶,登上3米多高的粮堆,查看储粮安全。工作人员告诉总理:“一旦国家需要,随时可用列车调运!”李克强说:“你这是金仓、垫底仓,站在上面心里踏实。要保管好每一粒粮,手中有粮,心里不慌。”他表示,黑龙江作为大粮仓为全国做了贡献,且在严重洪灾下取得不错收成,说明我们抗灾能力增强,政府要保护好种粮农民利益。
在粮库烘干塔前,传送带正在输送金黄的稻谷。李克强抓起一把稻粒仔细查看,并捡出一粒咀嚼,体会测算水分。看到新收的稻米堆积成山,李克强对工作人员说,人是铁,饭是钢,大米是金。这谷堆是真正的“金山”,你们是在“金山”上工作,责任重大。(11.05来源:京华时报)
李克强总理的这句“人是铁,饭是钢,大米是金”寓意深长,它说明粮食安全在总理心中的位置,证明了粮食生产对国家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人是铁,饭是钢,一餐不吃饿得慌。”这是一个最基本的道理,也是一个很严峻的事实,相信每一个40岁以上的中国人对这句话都是耳熟能详,也都深有体会。因为40岁以上的中国人或多或少都曾有过饿肚子的经历,都曾有过以吃饱肚子为幸福的追求。所以,在大多数40岁以上的人看来,吃饭是一件天大的事,因为只有吃饱饭才能谈工作、谈发展、谈和谐。所以这代人都把“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奉为圭臬。都是非常珍惜粮食,都非常害怕荒芜土地。
近些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粮食连年的丰收,吃饱饭早就不再是一件奢侈的事了,所以,饥饿的滋味在一些人的意识里就慢慢地淡去了,不仅在普通民众的意识中淡去了,就是一些领导的意识中也逐渐淡化了。有些官员认为抓农业、抓粮食是投资大、效益低、见效慢、划不来的事,是领导看不见,群众不欢迎,吃力不讨好的事。因此对粮食生产不再重视,对粮食安全不再关心。在他们心中,GDP成了最重要的政绩,建新城成了最重要的发展、大片大片的良田在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的名义下变成了开发区、工业园、主题公园,高尔夫球场,变成了GDP的泡沫,变成了开发商的票子。至于粮食生产那是别人的事情、是中央的责任。有官员公开说,如果我们这里有一天一棵粮食不种,那就是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实现之时,那就是小康社会建成之日。
在他们的这种政绩追求、政策导向的引领下,农业在一些地方成了口头重视、实际轻视的产业,种粮成了表面光鲜、实际亏损的行业。种一年的粮不如打一个月的工。许多地方的良田除了在被征用时成了众人争抢的香饽饽外,平时是没人多看一眼的,生产粮食的人也成了购买粮食吃的人,这让人在痛心的同时,也不由为中国的粮食安全暗暗地担心。
“民以食为天,”中国作为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吃饭问题始终都是一个天大的问题,如果吃饱饭都保障不了,国家的一切建设、发展都将受到制约,社会稳定、国家安全都将受到挑战。如果幻想把粮食供应寄托在世界市场上,那就是把我们发展的自主权交给别人。
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曾有一段名言: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住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住了所有的人;如果你控制了货币,你就控制住了整个世界。”可见粮食生产、粮食供应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在世界竞争中的分量。
现在,李克强总理不仅认为“人是铁,饭是钢,”而且更深化一层,认为“大米是金”这是向各级官员传递出一个重要信息:粮食生产永远都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永远都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的基础,国家会永远都会把其置于最重要的地位。希望官员都能读懂总理这番话的深意,在竭尽全力抓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的同时,不要忘记了粮食生产,也要下大力气抓农业、抓粮食生产,从政策和利益导向上保护好耕地,引导农民多种粮,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健康可持续发展无后顾之忧!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