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直言精神的意义

魏征直言精神的意义

曾阴杂文2025-03-19 04:56:08
唐朝宰相魏征直言敢柬,辅佐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盛世局面“贞观之治”。魏征直言敢柬的精神值得学习,至今仍有现实的意义。魏征(580—643)字玄成,河北省馆陶县人,唐太宗时任宰相,是我国封建
唐朝宰相魏征直言敢柬,辅佐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盛世局面“贞观之治”。魏征直言敢柬的精神值得学习,至今仍有现实的意义。
魏征(580—643)字玄成,河北省馆陶县人,唐太宗时任宰相,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代名臣。魏征素以“犯颜相柬”著称于世,一生崇尚廉俭,前后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事,涉及内政、边事、用人、赏罚、刑法、礼仪等诸多方面,是创造“贞观之治”的主要大臣。魏征殚精竭虑,为唐王朝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魏征著述很多,许多柬言对唐朝以来的各个朝代以及当今社会都有借鉴意义。
魏征这种直言敢柬的精神是值得学习的,在今天仍然有着现实的意义。直言敢柬、不惟上,这需要勇气,更需要有能力。谁都知道官大一级压死人,有些人一做官就成了软骨头,见了上级脊梁骨发软,就是明知道一些事情不对,也不敢说出来,惟命是从。直言敢柬的精神是可贵的。 
 在上级做出一项决策时,不当之处适时地给上级领导提出来,更好的开展工作,为人民造福。给自己的顶头上司提意见,这是要有极大勇气的。领导英明,部属才敢于提出不同的建议。领导愚昧专制,容不得不同的建议,这样部属没有提建议的机会。魏征敢言,也有李世民的善于纳谏。有几次魏征就是冒着杀头的危险,据理力争,事后李世民才认识到魏征的高明,对事物判断的正确。所以李世民尊重魏征,魏征敢于直言,成就了贞观之治,为唐王朝的兴旺发达奠定了基础。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前无古人的,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事业是人干出来的,选贤任能,不拘一格,才能成就伟业。在探索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中,难免出现错误。贵在知错就改,才能不断地走向成功。各级检察机关、审计机关、司法机关,代表着人民群众的利益,对上级领导要敢于直言,对丑恶现象敢于斗争,这样才能够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发扬魏征的直言敢谏的精神,更好的促进社会主义事业。共产党员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任何官员都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惟有人民群众的利益才是最高利益。
 现今社会上有一种不好的风气,一切惟上,做官的只听上级领导的指示,就是知道错了也不反映,不惜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最终是伤害了群众。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如果当官的只愿听好话,听不进不同的意见,溜须拍马之徒就会多,正气不伸,邪气上升,就会造成巨大的危害。选官要选用有真才实学有能力的人,真正的能够造福于人民。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经济条件越来越好。社会上有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工作岗位要花钱买,官位更要花大钱买。对于选拔干部,政府有明确的政策,任人唯贤,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官员的选拔事关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做官是为人民的利益,还是把权力变成自身升官发财的资本,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有些做官的大搞形象工程,严重损害人民的利益。形象工程害死人,浪费大量资源,占用大量土地,却给人民带不来任何的好处。
治国先治吏,吏治清则国事兴。官员的选拔往往关系到事业的成败,国事的兴衰。正像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把政府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政府就不会懈怠,把官员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官员就不会腐败。相信群众,依靠人民群众,有了人民的监督,就不会有这样那样的贪污腐败。直言敢柬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智慧。智慧在碰撞中产生,道理越辩越明。
现在劝谏上级一般没有杀头的危险,如果不能直言相谏,至少不要助纣为虐,更不要为虎作伥。魏征精神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国家,为民族,为了天下苍生而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这在封建社会是难能可贵的。在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共产党员应该发扬这种精神,直言敢柬,光明磊落,胸怀宽广。为了人民的利益,敢于说出事实真相。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领导干部要从善如流,虚心纳谏,承认工作中的问题,更好的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社会在发展进步,当今社会需要有大批的正直、善良、有责任心的人士,用真诚的努力,推动社会的发展。学习魏征直言敢柬的精神,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大业中,做出你应有的贡献,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