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哪个妻子是幸福的

娶哪个妻子是幸福的

适情散文2025-10-11 05:32:52
到楼下散步,遇到楼下的邻居,聊起了他们单位的一个人。这个人特别顾家,家务全包,即使单位组织一起出去吃饭,也得先回家给妻子做好了饭再去,因为他的妻子不会做饭,他们的孩子都已长大,且已成家另过了。这个妻子
到楼下散步,遇到楼下的邻居,聊起了他们单位的一个人。
这个人特别顾家,家务全包,即使单位组织一起出去吃饭,也得先回家给妻子做好了饭再去,因为他的妻子不会做饭,他们的孩子都已长大,且已成家另过了。
这个妻子是他的第二任妻子,据说前妻不知得了什么不治之症病故了。
第二任妻子为何如此,是不是长得漂亮还是比较年轻,邻居倒是没说,不过,这样的妻子也是极少见的。这个妻子的特长就是比较会享受生活,比较会关心自己,凡事得围着她转,应属自私型。她丈夫如此,不知道是出自真心疼爱还是有些迫不得已的成份。
邻居说他的第一任妻子是极其贤惠的,每天把丈夫照顾得无微不至,事事都做得细致周到,家里里里外外、大事小事都是她一人跑前跑后。那个同事可以说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衣服自己没有洗过一件,做饭更不用说,家的东西放在哪里他都不知道,他曾对邻居说,原来啥都不会做,家里的任何事都用不着他操心。
前妻为他付出了太多太多,对他有些太过宠爱。
想到他现在的处境,大家都说他命不好,说他从天堂一下子就掉进了地狱。
不过那个男人却说出了另外一番让所有人吃惊的话,他说,别看原来什么也用不着做,可原来身体特差,经常生病,从单位走到家都感觉很费力气。如今,每天有很多事等着他去做,生活过得很充实,虽然累些,但是身体却越来越棒了,感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妻子爱丈夫,爱这个家,为了这个家,她事事操劳,付出了一切她该付出的。正是出于爱,出于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所以她才不会舍得让丈夫做任何家务,竭尽全力去照顾丈夫,照顾这个家。不怕苦不怕累,总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她是典型的中国女性的传统美德的代表,夫为妻纲,多少年来以把丈夫照顾好,把这个家照顾好当做自己必尽的义务来做。
过去是你耕田来我织布,如今男人不用耕田了,女人同男人一样有着一份工作,同时妻子还得回家精心照顾丈夫,照顾这个家。她们身上肩负着的是双重重担,相对来说,女人比以前更累了。如果是全职太太,男人在外面挣钱,女人照顾好家,伺候好自己的男人,这或许还适用过去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可是现如今,大多数的家庭是男女同时在外工作,有的甚至女性拥有的工作强度超过男人,女性可以说既干了男人该干的,又做了女人该做的。
如果因此,丈夫养成了习惯,习惯了那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从不主动帮妻子一把,理所当然地享受妻子的爱,却从不体谅妻子的辛苦,再加上妻子太过心细,太过贤惠,全部精力都放在了丈夫和孩子身上,已经没有了自己照顾自己的时间,全然忘记了自我,时间久了,妻子的下场就会如这个男人的第一任妻子,最终是积劳成疾而死。虽然只是推断,没有依据,但这个结果就整个事件分析来看应该是合理的。
过度地付出,伤害了自己不说,对另外一个人来说其实也是一种伤害。是妻子让他变得懒惰,变得麻木,不懂得付出。妻子的臂膀过于坚硬,妻子的保护伞过于结实,使他人失去了生活的动力。
某种意义上说,是妻子的受变成了对丈夫的害。
其实付出者在付出的时,会得到很大的快乐。看着全家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或者给全家人一个惊喜,那是相当开心的事。那种快乐是那些没有付出过的人所感受不到的。这种快乐若被事事都亲力亲为的妻子承包,则是妻子剥夺了丈夫生活的快乐。
妻子的过度付出又给了丈夫史上最痛苦的折磨:在妻子这个拐杖撤掉的瞬间,男人肯定有段时间痛苦的挣扎,因为依靠这个拐杖太久了,突然撤去,肯定有掉入深渊的感觉,然后趔趔趄趄地站起来。长久以来,这个拐杖太结实了,太好用了,他已经倾斜得近乎躺在上面了,躺得太久了,太舒服了,他已经快不会站立了。突然撤去,他感觉天都塌下来了,一种高空落下时的眩晕感。
妻子给了他无私的爱,同时又让他忍受了世间最大的痛苦。
到底是每样的爱才算爱呢?案例中,倒底娶哪个妻子是幸福的呢?
其实,感觉案例中的两种状态,都不是正常的家庭状态。男人的角色代替了前妻,也深深地理解了前妻的不易。但是现在的男人如此做下去,会逐渐成为第二任妻子的拐杖。天长日久,男人或许也会积劳成疾。如果哪天这个男人离开这个世界,第二任妻子也会承受不了离开拐杖的感觉。
可以想象出第一任妻子在离去时,对丈夫的种种不舍,种种不放心,担心他不会料理生活等等。她做梦也不会想到,丈夫如今会变得如此坚强,会做那么多以前只有她才会做的事,并且做的还那么好,曾经啥都不会的丈夫却摇身一变成为了另外一个家庭中的主力。曾经虚弱的身体,竟然变得那么强壮。对她来说,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更不可思议的是,这些都是她错了。
记得听过一次讲座,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不要以为你那么细心地付出是一种无私的行为,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自私。”
付出的快乐让你尽享,不给他人机会,他人就体会不到那种付出的快乐。
就象是对待老人,对待孩子,过多的付出,会让他人失去很多,有时其实也是一种伤害。
一个会爱自己的人才会爱他人。不管是亲人还是朋友,要先学会照顾自己,然后再关爱他人。凡事要把握好一个度,凡事要分清责任,互不干涉,然后再互相关爱,互相体贴。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钟,共同携手度过人生的生命历程。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