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香依旧,回忆依旧

粽香依旧,回忆依旧

朱梅散文2025-10-14 07:07:01
端午节虽然已经过去好久了,但粽香仍和着喜悦,渗着亲情,携着家的温暖,封存在我的记忆里。今天家人从超市买回几个粽子,准备当明天的早餐。看着绿绿的、缠着红线的粽子,记忆的闸门一下子打开,把我带回十四年前的
端午节虽然已经过去好久了,但粽香仍和着喜悦,渗着亲情,携着家的温暖,封存在我的记忆里。
今天家人从超市买回几个粽子,准备当明天的早餐。看着绿绿的、缠着红线的粽子,记忆的闸门一下子打开,把我带回十四年前的端午节。
爸爸风尘仆仆地从远处回来,带回一大叠干干的笋壳,节日的期待和兴奋就在空气中隐隐浮动。这些笋壳都是爸爸亲手从老竹身上剥下,或是在竹林中拾起,然后拿回家刷掉上面的茸毛,洗净、晒干得来的。我爱不释手地抚摩着,捧起一把贪婪地嗅着,上面有阳光的味道,有楠竹的清香,似乎还有童年的快乐。
妈妈笑着把我撵开,忙着把糯米和笋壳分别浸泡在清水里,一泡就是一宿。我总是心急,觉得一宿漫长无涯,每过几分钟就跑过去看一回,甚至用手去翻翻笋壳,搅搅糯米,暗自希望因为我的小动作使浸泡工作提前结束。有时就干脆蹲在两大盆前发呆。看着白花花的糯米,想起泛着金黄波浪的稻田、婆婆脸上满足的笑容以及小伙伴们逮到八十六条小鱼时惊喜的笑声;手指轻触皱皱的笋壳,我的心早已飞回六岁前在老家的日子,融化在夏天的竹林里。我悄悄地靠近竹子,寻找有长长硬嘴的笋虫,捉住后,腿上系上线,在空中抡几下,它就像小风扇一样呼呼飞起来……我呵呵笑出了声,姐姐就一个劲儿笑我傻气。唉,等待的滋味悠远而冗长。
第二天吃过午饭后,妈妈终于说,洗洗手,我们包粽子。我和姐姐飞奔着跑去洗手,妈妈摆好凳子,爸爸端来糯米和笋壳,一家人就围坐在方桌旁准备包粽子。三双眼睛都盯着妈妈,这时的妈妈在我印象中极其贤淑极其美丽。她从容地从水里捞起几张笋壳,用毛巾拭干,用手掌碾平,叠好后,拿起大剪刀“喀嚓”两声,干脆利落地剪去笋壳的一头一尾。笋片悠悠飘落,憧憬就像花儿一样开放。笋壳变成粽叶了。我崇拜地望着妈妈:裹粽叶、舀糯米、包粽子、扎线,一气呵成,一个棱角分明的粽子神气地出现。
我们的心骚动起来,迫不及待地学着妈妈的样子。可是,糯米在我们手里像最滑溜的泥鳅,老是不肯乖乖地躺在粽叶里。妈妈不时提醒着:米别放多了;粽叶要卷成漏斗状,尖角处不能有缝;左手大拇指要严严压住,右手两个手指就这样用力包抄过来……一阵手忙脚乱之后,我们渐渐熟练了,包出的粽子虽然没有妈妈的漂亮,但也有模有样,心里溢满成就感。看着我们自我陶醉的样子,妈妈笑着说:“没煮散架的才是好粽子!”
粽子终于下锅了,带着几分担心,带着垂涎的目光下锅了。大约一小时后,香气袅袅升起,经久不息。
后来,爸爸退休、姐姐出嫁、妈妈过世了。那一年包粽子的情景竟成了珍贵的回忆。再过端午节,吃的都是超市里卖的粽子,有蛋黄馅的、豆沙馅的、瘦肉馅的、伍仁馅的……包装华丽,配上名酒,制成礼品篮,价格竟要几百元。我深深怀念我家朴素而独特的粽子:纯糯米加笋壳。虽然没有外面的粽子好看,里面却盛满浓浓的亲情和家的味道。而不是一种昂贵的商品,馈赠的礼物,端午节的象征!
超市卖的粽子依然飘香,只是这香徒增一抹惆怅,几声叹息!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