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花亭·牡丹亭
城北寺院有两座小亭儿,一曰莲花亭、一曰牡丹亭,引集山水潺潺流响于此通过,在环绕于亭的近旁,植养些莲、鱼于其中,新植的莲叶轻圆片小,也是寺院修习以莲花寄托之意处,日后必当茂盛不在话下,而莲花亭基于有一拱
城北寺院有两座小亭儿,一曰莲花亭、一曰牡丹亭,引集山水潺潺流响于此通过,在环绕于亭的近旁,植养些莲、鱼于其中,新植的莲叶轻圆片小,也是寺院修习以莲花寄托之意处,日后必当茂盛不在话下,而莲花亭基于有一拱桥经过,所以于桥下散布着莲花为看点;而牡丹亭基于搭建水上,周遭儿以背靠凭栏为看点,所以用垂吊盆盆莲花浸润于槛外的水中而来把铁丝勾在四周石栏上,两亭以一鲜花甬道链接,横亘在以山林取势的茂密掩映中,一亭名以莲花使人感却禅意;一亭名以牡丹使人感却人情锦绣而暖意融融。首先至于莲花亭中落坐,畅敞吹出的亭风似把周遭远山的雾縠拂动,风云际幻于亭外的檐角上、时有阳光穿照而辉映着金色的琉璃瓦光,仿佛我的一思一念当于通达几层空间之上的天庭,哦,此时隐伏于内心的禅意被感应而升腾起来,由此番的莲花亭小境界想到如同一位修炼的人一旦修炼而成他的佛国大世界于宇宙高层,那他世界中的一丝一毫之物件都是他当初在人世间历经苦难才修炼成的福德转化而成,不觉恍惚之间亭外的莲池都有无数的莲蓬簇拥,想到那《极乐世界游记》中记叙的九品莲池,每朵莲花都是一位修者的修炼情况在那天国的显现,修得好的他那朵莲就茂盛、修得不好的他那朵莲就渐趋枯萎,而当于我自己的那朵莲花在天庭又是什么表现呢?我不仅喟然长叹而起,世间的种种已然压抑着我的内心真念、不让我相信这一切于始终,说是那一切都虚幻不实的,也许直到最后还在考验着我的信与不信,动摇着我的向善之心,然而于每次的痛苦抉择中,我都吃力地选择了修炼这条路、我宁愿于千难万险中也走在神的路上不停辍,那都是剜心透骨的痛楚啊,人,在现实利益面前放不下的心太多、太多,这累累沉重的包袱怎么能一路轻松地带进天国呢?
顺着横亘的鲜花甬道又来至在牡丹亭阁,周遭儿流水潺潺似落入深井中的那种嘀嗒声清脆响亮四周,时时给人一种清凉心境,多少世间的烦嚣燥虑都于此渐渐销寂平伏而下,再加上亭外的山林之色象翠浓厚重的水彩一样渲染进来,多象洗涤我的心绪一般、久久静坐在亭中,看到栏外的水池有条金鱼游进浸水的莲花盆内,如果盆外的水不知不觉地浅显下去,那条金鱼儿岂不是被困于莲花盆里无法游鳍于外了吗?那将是怎样的可怕后果,皆是因为这条小鱼儿为了寻觅莲盆里有没有食物,就象我一样时常沉湎于内心的不纯之念而名利双收,趾高气扬于人前想百番卖弄,造下的恶果是不是到头来都得到地狱去偿还呢?人啊就是这样喜欢“京华烟云”一样的梦幻人生。当我环顾四周,亭内不象先前的莲花亭里有个圆石小桌,而是空空的什么都没有,但当步履于中央,就会发出嗵嗵的回响,清荡的声音上飞于亭楣上的“牡丹亭”三字,使我想起了一部戏曲,那就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昆曲牡丹亭,戏中似乎于封建社会大胆追求自由爱情的柳梦梅与杜丽娘二人正彩袖翩跹地吟唱于这座牡丹亭里,踩出的脚步嗵嗵声缠绵悱恻、双双环绕不绝,似一对彩蝶飞舞,似一双鸾凤盘旋,在我于闭目欲睁、似睡非睡中,我的眼帘有他们飘舞的戏袖流光溢彩,有他们的婉转歌喉绕飞亭梁之声,他们在感受着爱情,感受着情意浓浓,感受生离死别,感受着最后的完美结局,那就是恩爱百年,最后度完此生,我于是从似睡非睡中清醒,一种人追寻着感受的滋味让我品味,是啊,人就是每天每日在感受中生活着,感受着这种虚无幻想、随时可能幻灭的东西,而那毕竟是感受,如当过去就什么都没有,就如同是一场戏,我们在戏中扮演着不同角色,而当结束的时候,我们发现当初戏中的种种感受,都是那么的可笑、幼稚,象被欺骗了一般,十分的空虚失落,关键我们能不能从戏中清醒,别过早地浪费百年人生,寻找到一种真理大道,成就生命的美好才不枉一生啊。
从山间亭处下来,我又顺着一条山路顺坡而上,深远的翠林之一角,显露出一个红红的佛字,原来是书写在山林掩映的寺墙上,这时有位小僧人止住我的脚步,他说再往里便是僧尼们静修闭关的地方,也就是打坐的地方,几天不出来地在那里打坐悟禅,不便外界陌生人打扰,他问我为何来此、是好奇吗?我说没有什么好奇的,只是我也喜欢修炼罢了,他问我修炼的关键是什么呢?我说是修心,修的就是人的这颗心,他问我修什么法门的,我说没那么神秘兮兮,就是在世间这个复杂的大染缸中修炼,就是在世间复杂的环境中修炼,那才修得最扎实,而采取一种消极避世的方法,好象终究经受不住世间名利情的考验啊。
版权声明:本文由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