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麦香
金黄的五月到了,又到了收获麦子的季节。农田里成片成片颗粒饱满金黄的麦子,在炎热的微风吹拂下不住的摇曳,似乎在轻声歌唱着收获的歌谣。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在农田里弯着腰割麦子了。如今在平原上早已不用镰刀割麦子
金黄的五月到了,又到了收获麦子的季节。农田里成片成片颗粒饱满金黄的麦子,在炎热的微风吹拂下不住的摇曳,似乎在轻声歌唱着收获的歌谣。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在农田里弯着腰割麦子了。如今在平原上早已不用镰刀割麦子了,而是用大型收割机,但是在山区的一些小块麦田里依旧要使用用镰刀进行收割。
很小的时候,在五月的山区,孩子们没有暑假,但是有十几天割麦子的假期和较长的秋假。这个时候村子里的所有劳力要全部进入抢收麦子的“战斗”,为什么会这样呢?俗话说:五月的天,小孩的脸---说变就变。是说这个时候天气最容易变,如果连下几天雨,麦子就可能会沤在田地里,发霉或者长出麦苗;如果天气一直晴朗,阳光强烈,暴晒几天的麦子也会从麦穗里爆裂出来从而落在田里。在抢收麦子的半个月里,一般来说都会起一个大早,早晨六点之前就得赶到麦田里进行收割,上午十点基本上就收工了,因为这时候的天气已经十分炎热。等到下午四点太阳不像晌午时分那般猛烈的时候,人们再次集结在某一麦田里继续进行收割,直到傍晚才会收工。
有一天下午,我跟着母亲也到了收割的麦田里。看见大人们都在出大力、流大汗,我也参加了他们的“战斗”,当然只是帮他们进行“收堆”,就是把收割后的散落在地上的麦子集中成堆,然后打捆,马车来了就装车成“垛”,这是一个技术活,一般都是让有经验的人来做,如果做不好,就有可能在半路上“翻蛋”,“翻蛋”就是散落的意思,而一“翻蛋”就不好整了,赶马车的就遭了殃,一个人是干不了这样的活儿的,所以装车得十分小心。整车整车的麦子都会运送到打麦场上(几乎每个生产小队都会设立一个打麦场),然后摊开进行晾晒,晾晒完毕后再进行石滚子碾压(一般由人牵着牲口转着圈碾压),然后再把碾压完毕后的麦秸用木叉挑开(挑开的麦秸最后会形成一个或几个圆形的麦秸垛,一般都在打麦场的边上,这些麦秸可能会卖给某个造纸厂),麦子这时就留在了地上,这时的麦子仍然不能装袋,麦子里还有麦糠、麦叶等杂物,这时就会“扬场”,就是用木锹把充满杂质的麦子扬起来,风会把一些杂质吹跑,最后还要用“簸萁”再簸一遍,一般由妇女来做,才能装袋。
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肯定不像大人们那样一干就是一下午,干了一会我就开始四处乱窜,开始玩。
生产队队长“老登”逗我:“小宏,准备给你记工分呢,你咋不干活了?”我也玩了一个小心眼:“我,我饿了。”“哦,来来来,我给你燎一把麦子吃!”他从近处找到一把略带青头的麦子,他走到已收完麦子的堰头根,找一把麦秸然后点燃,在火上烧烤,很快一股烧烤后的麦香味向四处飘起散开来,他用自己那双粗大的手一阵搓揉,一把飘着麦香略带焦黄的麦粒在他的手掌里,“给,吃吧。”随后他用脚踩灭了麦秸火。我接过来一点一点放进嘴里,一股奇异的香味在口腔里立时传遍全身。这时,一个年轻人走过来喊道:“老登,借个火!”,队长脸色立变:“我心里有火!这地方能吸烟?失了火咋办?”扭头走了。年轻人愣住了,不理解怎么回事,他自我解嘲:“不借就不借呗,着啥急!”后来我问娘,队长为什么这么大的脾气,娘说:“老登是队长的外号,他们那一辈人可以这样称呼,小辈不能这样叫。”在我们这里“老登”含有上劲、较劲的意思,如果没有这种踏实肯干的精神也当不了队长。
在这之后,也曾多次在村边悄悄拽几把麦子,回家后用火烧烤搓揉后大嚼,那麦香的滋味到现在一直不能忘怀。时至今日,每逢麦收时节,记忆深处的麦香仍会阵阵飘起。但麦场上已经没有了往昔的光景,麦场已走出人们的生活,逐渐成为一道历史的风景。难忘金黄的五月,难忘那些收获的季节,难忘五月麦香。
版权声明:本文由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