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弱势,无处安放的权力

官员弱势,无处安放的权力

策罢杂文2025-05-20 03:17:27
近日,一项问卷调查显示,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的党政干部受访者达45.1%;公司白领受访者达57.8%。专家称刚性的制度、公正公平的程序的缺乏是当下中国不安全感产生的源泉。(西安晚报12月5日)谁是弱
近日,一项问卷调查显示,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的党政干部受访者达45.1%;公司白领受访者达57.8%。专家称刚性的制度、公正公平的程序的缺乏是当下中国不安全感产生的源泉。(西安晚报12月5日)
谁是弱势群体,网民人人自称弱势,那么到底谁是弱势群体,我想谁都有把自己当作弱势一方的理由。
不由得想起老家的村民,他们不知道什么叫弱势群体,但他们知道自己没地位,不努力耕作生活就没保障,每次回家,老乡们总是开玩笑地说,还是你好,禾栽石头上也不会饿死。那么,作为人民教师的我呢?手下管着百多号学生,应该是强势吧。但从评职称五年未果以及前些时候的网络热贴,老师向学生下跪和经常出现的老师向学生道歉来看,也不尽然。
在我的心中,从来没有把官员当成弱势群体,我想,中国历来从来没有人会把官员和弱势联系起来,但从网络调查来看,大多数官员也认定自己的弱势群体,加上经常听某些领导说,官难做,难做官。说明现在的官员确实有压力,他们自称弱势,其实还是认为自己的权力太小,或者说自己的权力无处安放,这令他们有一种无力感。
我认为,官员感到弱势,是好现象,说明社会在进步,透明度也在增大,让一些“别有用心”的官员们在媒体的监督下,如履薄冰。官员办公事,按理说,程序都必须公开公正透明,但一些官员所作所为却有损于官员的称呼。
从前些天的“屏南内定事件”的局长引咎辞职,到王鹏遇跨省拘捕后的当事副局长免职,不难发现,很多官员的做法的确是“别有用心”,当事件一曝光,马上发现他们的权力运用如此的不经推敲,于是官们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来平民愤。在媒体的监督下,很多官员发现,自己做事必须小心谨慎,否则会引来免职之祸。
而这些填了调查表自认为自己弱势的官员们,不知抱得是何种心态,如果是害怕事没做好,怕担责,这些官员倒是不让人生恨,最多只是当官没魄力,或是没有领导才能罢了。如果是利用自己的权力想谋私利,这些官员自称弱势,就有些娇情,说明权力曾经带给他们的好处太多,在透明度增加的社会中,自己的权力无处安放,有时候冒险一搏,换来得可能是丢官的结果。
如果官员的弱势心理消失,我想,国家也就到了高处发达的社会,达到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境界,人人都有安全感,人人都有幸福感。因此,要想去除人人自称自己的弱势群体的思想,要走的路还太长太长。
既然社会还没有发达到如此高度,在目前社会,我觉得,还是让这些官员,尤其是一些“别有用心”的官员有更多的弱势的心理,这样,才会让他们小心的处理手头的的事,善用手中的权力。令他们挖空心思,做出一些有政绩又让老百姓满意的实事,这样才经得起推敲,才能让手中的权力找到合适的位置。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