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谷别裁》序
收到化谷先生的函件,恰值微雨飘零的黄昏。惊喜之后,便是觳觫。原来先生寄来书稿,邀我为其新著《化谷别裁》作序。先生博学能文,不才一向仰慕。蒙先生错爱,卑陋小子,岂敢佛头著粪?然先生之意不可违,先生之情不
收到化谷先生的函件,恰值微雨飘零的黄昏。惊喜之后,便是觳觫。原来先生寄来书稿,邀我为其新著《化谷别裁》作序。先生博学能文,不才一向仰慕。蒙先生错爱,卑陋小子,岂敢佛头著粪?然先生之意不可违,先生之情不能却,唯有唐突,勉为之序,忝列卷首。我与先生相识,缘于网络。其时我在红袖添香文学网站做“诗风词韵”栏目编辑。近水楼台,故常是先生大作在红袖网的第一位读者。先生之作,亦庄亦谐,文质俱佳。无论写景状物,还是即时感兴,皆各擅其妙。其取材广阔,可谓包容天地,纵贯古今。加之先生虚怀若谷,故在红网声名渐隆,一时弟子如云。先生尤其擅长评点诗词,往往切中肯綮,妙语横生,旁征博引,蔚为大观,充分体现其深厚的学养,令我叹服不已。得先生垂青,遂与其结为忘年之交。从此不才潜心受教,深感先生乃我良师益友也。
观其书稿样本,既为别裁,自是别具匠心。其书分《闲窗诗品》、《韵屑百粒》、《诗词点评》三个部分,熔诗评、诗词于一炉,评不离诗,诗不离评,相互映衬,别开生面。读者一方面可以欣赏先生的华采风姿,另一方面可以体味先生的真知灼见。
《闲窗诗品》类似于读感心得,先生用心至真至细至灵。每篇文章皆洋洋洒洒,不落俗套,视角独特,见解新颖。如《为史存档,为今立照》这篇文章,单从题目上就见非同一般。先生评述袁人瑞先生的诗作,紧紧扣住其诗集宏旨,条分缕析,读后令人耳目一新。“吟哦岂独虫沙事,俯仰常存家国心”,确是振聋发聩。袁人瑞先生读后感动不已,直引化谷先生为“千里知音”。再看《夏爱菊彩笔浓情画故乡》这篇文章,先生评论夏爱菊女士内容相同的三首故乡诗,却能分析出夏女士三种不同的写法,第一首偏于“写实”,结尾故作设问,极为巧妙。第二首分层描摹,镜头迭换,末句赞语,先生视如箴言。第三首移情于景,物我化一,技法更臻成熟。先生评点,似有拨云见日之能,确令诗词初学者如醍醐灌顶。当然,先生谨慎谦逊,但也并非一味恭维。有些评文也能看到先生坦率的性格。如《详释坟典,试解盛公诗》一文中,先生先是剖析盛郁文先生用典之精妙,后提出用典“多”、“僻”值得商榷,可谓师尊风范,非虚与委蛇也。我读《闲窗诗品》,不亚于读《小窗幽记》,其辞藻雅洁之美与行文错综变化之美,其内容精深之美与赤子情怀之美,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光怪陆离,使人目不暇接。
先生去年已经出版过一本诗集,叫做《化谷韵屑》。我有幸得到先生的惠赠。今年先生独辟蹊径,将诗词与自评相结合,集成《韵屑百粒》于新著中。先生的诗词,自是方家所出。而加上自评,让读者更能了解作品的内涵,更易揣摩作者的创意。但我却认为先生说“自评”,不如说“自注”恰当,如此,就叫做“评注”罢。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是文人的良心。观先生之作,岂能少了此类文字?先生是教育名家,春风化雨,诲人不倦。其词作《瑞鹤仙?教坛情结》有“碧桃种,香飘南北,堪谢一腔殷血”句,何等炽热感人?《七绝?九月十八日警钟长鸣》:“陶然早已泯深仇,中日邦交世代悠。国耻警钟偏震耳,只缘沧海有浪头”,此诗转接自然,语言晓畅,虽意象略缺,“悠”字堪酌外,其真情激荡,撼人魂魄。古曰“文以载道”,今也一脉相承。君子根植于土,心系于民,与土同兴衰,与民共浮沉,乃古今道德所钦。先生正义在胸,热血燃身,凡所丑恶,笔下无情,有所不幸,哀怜于心。如《七律.“顶级网虫”王刚死了》、《乱弹》、《五律.咏怀》、《七律.登岳阳楼》、《七律.“九一八”80周年纪念日感吟》、《青玉案.秋瑾新墓》、《谒东湖屈原行吟阁》诸作,笔挟风霜,辞严斧钺,不以藻绘为工,铸鼎燃犀,爱恨分明,可见一斑。
先生诗词,既不失传统意象,又融入现代元素,揽其篇什,松、梅、竹、菊、莲、柳、鹤、雁俱在,而水仙月季、网虫海地、彩照舞场亦见笔端。如《一丛花.菊情》、《七律?柳絮》、《东风第一枝?访梅》、《满庭芳?老友舞场》、《七律.“顶级网虫”王刚死了》、《七律.哀海地大地震》等,均各具韵味,耐人品赏。
先生在艺术表达方面,广泛吸收前人之精华,博取当代方家之所长,融会贯通,渐成个人风格。纵观其诗作,既有豪放旷达之作(如《回乡过天门汉江大桥》、《“天宫一号”飞天成功》、《水调歌头?登东湖楚天台》等),又有婉约蕴藉之篇(如《锦缠道.水仙初开》、《唐多令.请菊》等);既有大处落笔的雄浑之品(《辛亥百年祭》),又有精凋细刻的细腻之什(如《一丛花.菊情》等)。
先生诗作,章法讲究、格律严谨,但不拘泥。以意为先,契合诗“兴、观、群、怨”之义,诗中时见霁月光风之气象与海纳百川之襟抱。尤见仁者之涵养修为。先生诗文浑涵之义理、卓立之品格,足以勖励后昆,激昂吾辈。先生撰诗话即屡言创新,作品中多写时事,主张化用口语新词。当然,先生在诗词创作尝试中,也偶有直露俗白之瑕疵,但他师法历代名家,入而后出,变化生新,却自成面目;诗词之风格体式多彩多姿,学养与才情交相映发,在当代传统诗坛,更是难能可贵。
在诗词点评方面,我也沾了先生不少的光泽。先生经常赐评拙作,见地总高别人甚多。他是网络诗词评点的行家里手,能得到他的抬爱,一般写手倍感幸运。他的点评文字简洁明了,常一语中的,同时又不失温婉,尽显儒者之风。
先生立于杏坛,传道桃李,《化谷别裁》应是一本能让人怦然心动的集子。读者手抚目接的将是一捧清纯的心香,也是一卷清雅的书香。山蕴玉而含辉,水藏珠而川媚。最后谨以拙诗一首祝先生寿域无疆,华章宝翰,与日俱增。
健笔纵横气象雄,祥云缭绕万山葱。
五洲冷暖青衫系,四海忧欢浊酒融。
有幸识荆参北斗,无心辨玉启童蒙。
征途千里吟鞭指,芳草连天醉落红。
版权声明:本文由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一篇:土地:既致富也致穷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