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天籁的优雅与高贵
孔子听上古音乐,余音绕梁,三月不知肉味。一则上古音乐乃华族原生态生存环境的反映,天籁之音的艺术再现,美且难以用语言形容之,让人从一个侧面证悟了华族文化的正统、伟大的缘由所在;再则,上古音乐蕴含着华族文
孔子听上古音乐,余音绕梁,三月不知肉味。一则上古音乐乃华族原生态生存环境的反映,天籁之音的艺术再现,美且难以用语言形容之,让人从一个侧面证悟了华族文化的正统、伟大的缘由所在;再则,上古音乐蕴含着华族文化“天人合一”的哲学精神和生命哲学,其纯净的艺术氤氲与优雅、高贵的哲学内蕴,比照孔子时代礼乐崩坏的社会现实,产生巨大的反差,孔子也许因之联想中华文明的历史、现实与未来理想,浮想联翩。孔子岂止单纯的沉醉与享受?忧心、未雨绸缪,也未可知。华族文化从天籁之音的环境发育、成长起来,音乐、诗歌的教化作用在华族文化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中国社会诗礼传家,音乐的地位居于诗歌之上。音乐、诗歌的教化作用在华族文化中,类似于西方文化的宗教的地位。中国社会始终没有统一的宗教,民间又有无数个以多神为基本特征的宗教,但中国的神要看人的眼色行事,是为人服务的,与西方之人为神服务有原则性的不同。“子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不是不承认鬼神的存在,而是“人道迩,天道远”及“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的原因,孔子很自然地将人们注意力引向“多艰”之民生。因此,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国文化,中国知识分子始终以音乐、诗歌来丰富并调适自己的宗教及世俗情感,即使到了唐代,中国文化以开放型姿态完成了对佛教文化的吸收、消化,中国文化形成了“儒道释”的新的文化格局之后,也未能改变这样的格局。
那么音乐、诗歌是如何调适人的情感与心理的呢?音乐可以听,可以赏,诗歌可以吟诵,可以唱,华族文化从产生之初就拥有“法天之德”的基因,“寓教于乐(yue)”,以天籁之音的优雅高贵的音乐营造儿童启蒙的环境,以诗教承传民族文明精神,潜移默化中育成儿童优雅高贵的精神气质。所以在古代,读书人的气质一眼就能认出,任何恶劣的环境都无法淹没,即使穷困潦倒、穷途末路亦是如此。“寓教于乐”的“乐”是音乐的“乐”,后人、现代人渐渐将音乐之“乐”引申为各种艺术形式的代称,承继了在艺术熏陶中实施教育的文化基因,但失传了许多文化内涵,比如忽略了此“乐”乃优雅、高贵的天籁之音,忽略了其中蕴含的丰厚的华族文化的哲学精神与生命哲理,汉字也随即发生了音变。成人呢?可以说中国古代教育是真正的“素质教育”,除了文明经典的学习,学生的音乐、书法、绘画等多方面的才能都能得到开发,因此上过学的人都是“有用的”,受人尊重的。而作为知识分子个人,有了烦恼,或抚琴一曲,或寄情丹青,或吟咏歌唱,或一挥而就诗词曲,心灵得以净化、宣泄,灵魂在琴棋书画诗中得到宗教式的抚慰。
那么什么是天籁之音呢?庄子在自己的著作中曾有所描述,在纯净的、原生态的、不受人类污染的自然环境中,风声、雨声、水声、草木声、花鸟虫鱼之声等,看似杂乱无章,实则汇聚出蕴含天地道法的优雅与高贵,其声、其感、其味,难以用人类的语言形容。具体讲,“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天籁,“鸟鸣山更幽”也是天籁;潮起潮落是天籁,天雨海风也是天籁;阳春白雪是天籁,梅花三弄也是天籁,有声的,无声的,以“天人合一”的精神感悟到的,生命的、自然的,毫无矫揉造作的,蕴含天地精神的都是天籁。中华文化说长则12万年,说短则五千年,经历无数次淘洗,天籁之音渐渐积淀在古典名曲中,代代相传,不断恩养着华族的子孙后代,虽然华族的生存环境在不断变化,甚至恶化,但这笔蕴含文化精神的天籁之音的财富却越来越丰厚、洗练,永远伴随着华族的子孙后代。
时至今天,我们要想正确地启蒙儿童,儿童的优雅与高贵,只能依靠天籁之音的这批古典音乐的精华。中国古代贵族既习学六艺经传,又受高雅音乐的熏陶,皇族子孙还要有礼仪的养成训练,平民子弟则通过私塾承继文明精神的同时,学习音乐等各个门类的艺术。如今我们已经远离了那个高尚的文化氛围,但我们有音乐,可问题又来了,我们面临一个末法时代,面临一个妖魔鬼怪、鬼魅魍魉不顾三界的界限鱼贯而出群魔乱舞的时代,我们没有理想的儿童启蒙的社会环境与家庭环境,许多人包括父母们也被迷惑了心智,而流行音乐已经妖魔化,不但不是天籁之音,不但不承载文明精神,还携带着可怕的杀机,随时随地在蚕食着儿童纯洁的未经启蒙的灵魂。于是,每一个儿童都必须有父母、亲朋以正确的方法护佑才能健康成长,让儿童远离戾气十足的被污染的声音世界是每一个父母的责任,以天籁之音化育优雅与高贵的儿童的灵魂是每一个父母义不容辞的义务。
孟母三迁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典故,但多被理解为“跟着什么学什么”的成长环境的顾虑,似乎失去了另一个重要的意蕴。比如有一个环境是与杀猪的为邻,古人没有电,猪之将死的嚎叫何其惨烈?何其惊心动魄?大脑会随之发育出与此躁戾、残忍相适应的功能区,毋庸置疑,这是与天籁之音的作用形成很大反差的恶劣因素,更为可怕地是,这样的功能区的大脑发育,必然抑制儿童智力的全面开发,这一点是常被忽略的又是不该忽略的。
儿童的大脑具备我们成人所没有的也难以理解的惊人天赋和功能,能够24小时全天候全方位对外开放,而且越小其天赋就越惊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渐渐趋向于成人化,渐渐退化。因此我们必须恰当地利用儿童的这一优势,才能很好开发儿童潜力,很好地实施儿童启蒙。儿童不论吃、睡、玩、乐,还是哭泣,都能够潜意识地接受并应对外来信息,给他什么他就接受什么,且自觉发育大脑的相关功能区,根据所接受信息的不同,在发育相关功能区同时,与音乐相关的功能区的发育很大地刺激了相邻近大脑功能区的“配合性”发育。
尤其天籁之音的音乐的刺激下的发育及“配合性”发育,一方面天籁之音的合乎天地道法的文明精神与儿童大脑——天地精神化育出的精灵一旦结合,儿童便于潜意识下超常规发育大脑,接受音乐之中的文明精神,铸就优雅与高贵的精神气质;另一方面,由天籁之音刺激下的“配合性”发育,极大地刺激着儿童各种我们意想不到的天赋的超常规发育,为儿童智力的全方位开发,为儿童灵魂的成功启蒙奠定了坚实的良性基础。很显然,天籁之音是开发儿童优雅与高贵的不二选择,是儿童智力全方位开发的良性基础,若掉以轻心,让儿童不幸生存在污浊的声音环境里,尤其已经妖魔化的流
版权声明:本文由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