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童年抗日事

难忘童年抗日事

夭袅小说2025-04-09 10:39:23
一1944年4月,春暖花开,大地复苏,南方飞来的燕子开始衔泥筑巢。在一个黑夜里,一支60多人的部队静悄悄地走在田间小道上,这支队伍是新四军苏北纵队的一个连队,昨晚奉命到湖西大沙河一带开辟新的根据地,他

1944年4月,春暖花开,大地复苏,南方飞来的燕子开始衔泥筑巢。在一个黑夜里,一支60多人的部队静悄悄地走在田间小道上,这支队伍是新四军苏北纵队的一个连队,昨晚奉命到湖西大沙河一带开辟新的根据地,他们连夜住进大田村。
几个月来,日本鬼子和汉奸队(伪军)常常窜到乡下抢掠财物,祸害百姓,闹得人心惶惶,老百姓早盼着飞虎队开过来打跑日伪军。今天见到新四军,他们分外高兴,家家户户忙着为新四军做饭,安排住处,汉奸、恶霸、地主则闻风逃到县城或伪军据点里。
新四军到达大田村以后,首先发动群众实行减租减息,联合各界人士抗击日寇,成立抗日联合政府。大田村成立了联合政府,组织农协会、妇救会、儿童团、姊妹团。警卫班班长柳亦鸣,担任大田村乡联合政府主任,卫生员许雪任妇救会主任,田杰当儿童团团长,施秀美当姊妹团团长。田杰很快成了柳亦鸣的好帮手,施秀美成天围着许雪转,听她讲抗日故事,学唱战斗歌曲。小秀美一心想当新四军,为爹娘报仇雪恨。
许雪告诉秀美,你的仇人是日本人,是刘德才,根子是万恶的旧社会。刘德才如此无法无天欺压百姓,而没人制裁,就是旧社会为他撑腰。只有赶走日本鬼子,砸碎旧社会,劳苦大众才能翻身得解放。在新社会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再没有人敢欺侮我们。我们现在所做的工作就是为了建立新社会,使这一天赶快到来。施秀美听了暗下决心,我要做好姊妹团的工作,为革命出力。田杰和施秀美组织儿童团和姊妹团站岗放哨,严防坏人破坏抗日。他们还把村里的儿童组织起来,请许雪教大家识字、唱歌。儿童团和姊妹团还经常帮助村里的孤寡老人干活,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困难。
有一天,大田村抗联主任柳亦鸣接到湖东游击队的密信,说飞虎队急需一批消炎药和专治疟疾的奎宁。许雪找到肖大妈,肖大妈想了想说:“奎宁好办,买不到我有祕方,自己可以配制。消炎药盘尼西林就难办了,敌伪对这类药控制很严,市场上根本买不到。不过扬屯药铺我有熟人,搞一点恐怕问题不大。”
第二天上午,秀美头顶白毛巾,左胳膊挎着个小篮子,声言到刘庄看姥姥。她向东走了大约1里多路,然后折回向北,快速向扬屯走去。她来到扬屯药铺,见过药铺张老扳,看看四下没人,才对他说明来意。
张老扳说:“我这里前天刚好进了150只盘尼西林,我对上边说只进100只,全部被汉奸队拿走了。这里现在还有50只,现在人多眼杂,告诉你娘,晚上9点钟来取。”
秀美在姥姥家只住了半天,说家里还有急事得马上回去。天黑她来到药铺,取走盘尼西林,连夜赶回了大田村。
肖月仙治疟疾的祕方叫“袪疟灵”,由10几种中草药组成。她让秀美带上几名妇女,上山下地采摘,有些中药叫田杰去扬屯和沛城购买。一个星期后药材备齐,开始配制。她让秀美领着姊妹团年龄大些的团员,将采集来的草药洗净、凉干、切片,碾成碎末,然后用蜂蜜调匀,制成豆粒大小的药丸,12粒一包。用法是每天3次,一次4粒,连服3天即愈。肖月仙共制“袪疟灵”1000余包,准备分批给飞虎队送去。
一天中午,蔚蓝的天空飘浮着几朵白云,微风吹过,湖面上泛起一片涟漪,火辣辣的阳光直射湖面,银光闪闪。这时,湖面上有一个满脸胡须的黑大汉,撑着一条小船在撒网捕鱼,还不时地向岸上张望着。
黑大汉见一个采菱角的小姑娘从湖西岸走过来,大声喊道:“小姑娘,买鱼吗?鲜活的鲤鱼。”
小姑娘说:“不买,大伯,有水吗?”
“只有凉水,成吗?”
“中!”
暗号对上了。黑大汉马上把小船摇到湖边,跳入水中,快步走到岸上。他一看小姑娘,愣住了:“你是秀美吗?”
小姑娘也认出了来人,他就是赫赫有名的飞虎队队长魯汉叔叔,秀美一下扑到大汉身上哭了起来。她边哭边说:“魯叔叔我可找到你们了。”
原来魯汉和秀美爹施永成是铁哥们,都是飞虎队队员,今日相见,分外高兴。
鲁汉说:“你娘俩走后,我们一直打听你们的下落,现在你娘好吗?”
秀美又哭了。秀美把她和娘怎样逃难来到大田村,被肖老太收留,以及她娘被地主逼死的事一一告诉了鲁汉。
鲁汉听了,怒目圆睁,紧握拳头,吼道:“秀美,你等着,我们早晚要为你爹娘报仇的!”他又接着说:“孩子,你现在还不能回去。枣庄警备队雷宏一伙正在打听你们的下落,声言要斩草除根。你是飞虎队的后代,要为飞虎队争光。”临走时告诉秀美,以后联络暗号照旧。
秀美不敢久留,把50只盘尼西林和200包“袪疟灵”交给鲁汉,就急匆匆回家去了。不过,她是飞虎队后代的事,施秀美跟谁都没说,就连肖大妈也不知道。

苏北一带百姓有养狗的习惯,农家小院不管穷富,大多都养一只狗。大户人家养狼狗,小户人家养“家狗”。这种“家狗”也就是普通的狗,体形中等,也不凶猛,见了主人、熟人,摇着尾巴脚前腿后闻闻、转转,若见讨饭的或生人路过,汪、汪、汪的狂吠几声,在一般情况下并不伤人。那时养狗,不像现代人把狗当作“宠物”,吃什么蛋黄、香肠、面包,而是为了看家护院。狗食也不讲究,吃剩的饭菜,一碗高粮面糊,就是狗的“佳肴”。有时小孩出恭,也把狗唤来,所以,狗也是农家的心爱之物。
自从来了日本鬼子和汉奸队,这一带也是游击队活动的范围。游击队一般夜间活动,这时农村的狗,无形中成了通敌的“汉奸”。只要游击队员一进村,狗就汪、汪、汪的叫起来,这无异于通知了鬼子和汉奸:“游击队进村了!”因此,“狗”成了抗日的一害。为了给游击队的活动提供安全保障,抗日联合政府号召广大群众“清狗”,即捕杀家狗。这个举措一出,多数人为大局忍痛割爱,但也遭到不少人反对。儿童团团长田杰,主要负责“清狗”工作。他遇到的第一个障碍就是他的远房六叔田老歪。他有一条爱犬,膘肥体壮,毛色光洁,善懂人意,说什么他也不愿扑杀“爱犬”。秀美几次劝说六婶,她就是不听。村里不愿“清狗”者,眼睁睁看着田杰,看他如何处理此事。田杰想:“六叔的狗不除,别家的狗难清。”于是他出了个“怪招”:让儿童团把田老歪抓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