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起“童养媳”
光绪年间,枣阳县新市镇有个富户,主人名叫李进梓,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李通已经结婚分门立户,小儿子由于先天性耳聋,故取名李聋,他三四岁时李进梓担心他长大娶不到老婆,便抚养了贫户赵五六的女儿赵妮为童养媳,
光绪年间,枣阳县新市镇有个富户,主人名叫李进梓,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李通已经结婚分门立户,小儿子由于先天性耳聋,故取名李聋,他三四岁时李进梓担心他长大娶不到老婆,便抚养了贫户赵五六的女儿赵妮为童养媳,以便将来嫁与李聋为妻。两家为此立下契约,若是哪家反悔,须赔偿对方百两纹银,并有镇保见证,两家男主人画押为凭。没想到李聋十六岁那年忽然暴病不救死亡,此时赵妮还没过门便须守寡,李进梓夫妇是善良之辈,觉得不能耽误赵妮便想撕毁童养媳契约,让他回到赵五六身边。和赵五六商量,赵五六遂起歹意说:“你们现在又把我女儿送回来,这是大事,我们还是据此立张字据吧,也免得外人说闲话。”李进梓没有想到赵五六设套,想想他的话也有道理,便由赵五六写下凭据,两人分别按了手印。
让李进梓愤怒的是,他没有想到赵五六拿到凭据,立即拿上原来的童养媳契约告到知县那里说:“李进梓违反童养媳契约把我女儿遗送回娘家,须赔偿我赵家百两白银。”证据俱在,知县只好差人传唤李进梓。
李进梓后悔不迭,仰天跌足道:“都怪我太大意让赵五六钻了空子害我。”在县衙破口骂赵五六说:“你就算陷害我,也不怜悯你女儿;算我先前瞎了眼拿你作亲家。”此时赵五六狠下心来不和李进梓做无谓争辩,只请知县“禀公办案”呀。
知县一看就知道赵五六拿奸耍滑,心头有气。但他终是办案老练,看了凭据一会儿,忽然就有了一个办法帮助李进梓讨回公道,至于行是不行,不妨一试。他指着凭据问赵五六:“你在上面按了手印?”
赵五六说:“按了。”
他又问李进梓:“你在上面按手印没有?”问时冲李进梓挤挤眼。
李进梓会意说:“没按。”
赵五六大呼:“李进梓按了,字据上面两个手印,一个是他的,一个是我的。”
知县哼道:“我怎么能相信你的话。要辩真假,唯有对手印一法。”但是对手印,此时哪里分辨得出手印是谁的,那两个手印自印上去便莫糊难辨。
知县冷笑:“对不成手印,有公证人作证也行。”请赵五六唤来公证人,赵五六傻眼了,做这字据时哪里有公证人,比不得当初立下童养媳契约有镇保作证。
知县摊开手掌说:“那就没办法了,谁知道这凭证是真是假,也许是你赵五六假造的呢?”
李进梓旁边附和,赵五六脸黑了,此时他当然看出知县是在帮助李进梓,嫌恶自已,也只好撤诉。知县枉开一面,也没心思恶斥赵五六假造凭征。没想到赵五六并不甘心,苦诉道:“知县老爷,我冤枉啊。就算凭据作不得准,如今李聋已死,我女儿赵妮如果还呆在李家无异就是守活寡,这太不人道了。”
知县皱眉说:“赵五六,你是想让本县判你女儿回赵家?”
赵五六有这个意思,如果女儿判回赵家,做父母的再把女儿嫁了出去,又能得笔彩礼。但他没敢把这话说出来,担心这话说出来,按童养媳契约就要赔偿李家百两纹银。
这时又让人想不到的是陪堂的赵妮说话了。她请求知县说:“老爷明鉴,我没有赵五六这样贪财狠心的父亲,我的父母是李进梓夫妇,是他们抚养我长大,所以我应该是他们的女儿。所以我请求老爷看在天理良心的份上,把我仍旧判归李家,否则一切仍按契约上来。”
赵妮实质已经把话挑明,她并不肯回赵家了。赵五六若想女儿回家,必须赔偿李家百两白银,而赵家肯定拿不出来这些银子。看来她恨透了亲生父母的不仁不义,铁了心的要留在李家夫妇膝下。
赵五六立时气的浑身颤抖,指着女儿骂道:“你这个不孝的畜生!”
李进梓夫妇却搂着赵妮流下热泪:“女儿呀,你真是我们李家的好女儿。”
赵五六败诉后回到家里,想到恶讹不成,又气女儿反认他人做父母,气得病了一场,总想伺机报复,但是苦无门路。可是这天机会来了,他听一个好事者说李进梓已同意赵妮请求做李进梓大儿李通的小妾,原因是李通的老婆不能生育,赵妮在李家看不过去李家即将后继无人,所以已经决定做李通的妾室。待得知消息的可靠性,赵五六骂赵妮道:“这畜生,我怎么生了这个畜生,越来越不像话了……看我怎么收拾李家。”并没有顾及到收拾李家,会再次连累亲生女儿。
他暂时按兵不动,直待赵妮嫁了李通,赵五六这才又拿上原来那张童养媳契约,来见知县告状道:“老爷,赵五六请求处理李家违反契约,再次请求李家赔偿。”
知县不耐烦道:“李家又怎么违反契约了?”
赵五六振振有词道:“契约上面写明我女儿赵妮是要嫁给李聋的,可是现在李家却让他做了李通的妾室,这不是违反契约是什么。”
本来李聋已死,赵妮身在李家嫁谁均可,已与赵五六全无关涉,但是赵五六偏偏还要来干涉,并且咬文嚼字,鸡蛋里头挑骨头,伺意报复,知县不禁又好气又好笑,遂与衙役耳语数句,抛签传唤李家人来当堂过案。
李家人被传唤来时,其中有一个在李家做长工的年青人,为赵五六所不认识,赵五六不知他来何意。李家人在堂前跪下,知县问李进梓:“赵五六状告你儿子李通娶赵妮违反契约,你可知罪?”
李进梓道:“不知罪。”故作惊奇问赵五六道:“赵五六,你状告我儿李通娶赵妮为妾,我怎么不知道这回事,你别诬陷人啊,诬陷人也是犯罪,你要小心。”
赵五六理直气壮道:“你别狡辨,我有人证。”指出那好事者可以证明此事。
李进梓说:“赵五六,你肯定搞错了,我儿李通并没有娶赵妮为妾,赵妮的确已嫁我儿李聋,你敢恶讹我李家违反契约。”
赵五六冷笑:“你儿李聋,笑话,他不是早死了,你唬我?”
李进梓也冷笑:“唬你,你能拿我李家怎样?实话告诉你,就是我儿李聋娶了赵妮,你想看见我儿李聋吗?就让你见见他。”
他说的居然是那在李家做长工的年青人。年青人此时说:“我就是李聋,已认李进梓为义父,我已娶赵妮做老婆。”
赵五六说不出话了。他此时当然又看出这是李家针对他告状临时想出的对策,就算他明知道这对策是假的又能怎样?他还是没有办法揭穿人家。看来李家有备而来,自已想胜诉又是太难。这时知县笑吟吟的瞧着赵五六,目含鄙夷,赵五六忽然想到他传唤李家来这儿过案前,曾经和衙役耳语过,那么这对策很有可能就是知县授与李家的了,知县又在帮助李家,赵五六想到这里脸又灰败下来,便知道知县
版权声明:本文由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孤寒的冬天,不会拒绝春天的到来
下一篇:对不起,别爱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