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龙豹尾枪

蟠龙豹尾枪

歊歔小说2025-09-25 10:37:04
引子:历史上把侍奉过两个对立主子的人称为“二臣”,语气中多少有些不屑、甚至不齿。不过在明末清初有一个人,先后在明朝、李自成的大顺朝、清朝和吴三桂的周朝做事。他虽算得上是个“四臣”,但小的却挺敬重他。他
引子:历史上把侍奉过两个对立主子的人称为“二臣”,语气中多少有些不屑、甚至不齿。不过在明末清初有一个人,先后在明朝、李自成的大顺朝、清朝和吴三桂的周朝做事。他虽算得上是个“四臣”,但小的却挺敬重他。他那曲折回荡的一生、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令人难忘的一笔。他的名字叫--王辅臣。

第一回、从军输钱杀姐夫,一战成名马鹞子
许多书刊说王辅臣是山西大同人,这个说法是错误的。王辅臣是河南人,原本姓李,到底是河南哪个府、哪个州的史书上并没有记载,小子也不敢瞎讲。他年少的时侯在明朝一个宦官家里当仆人,耳闻目睹明朝官吏的贪污腐败、欺压百姓。有一天王辅臣回家探亲,家人悄悄告诉他:“你姐夫现在是李闯王手下的军官,你去投奔他,谋个出身吧!”“姐姐不是福王府的侍女吗?”王辅臣不解地问。“孩儿不知啊!前些日子闯王攻克了开封。听说福王被杀掉,掺上鹿肉做肉酱了。侍女都分配给军官为妻。”王辅臣听完后深深地松了一口气。福王是出名的胖子,稍有姿色的女子在他的府上当侍女真是一种煎熬。
在一个月黑风高、细雨霏霏的夜晚,王辅臣在主人的厨房里偷了一小袋用黄豆、芝麻蒸熟、捣碎制成的兵荒救饥丸,悄悄逃出后投入了李自成的起义军。王辅臣的姐夫见到这个英俊、机灵的内弟很高兴,他命人取出一把长刀。这把刀的外观如同日本的倭刀,细长而微微弯曲的刀身有近一米,刀背处有两条优美的弧形血槽,刀刃上以高超的马齿工艺夹进纯钢、锋利无比;刀鞘是用南洋的乌木制做的,外表油黑发亮。王辅臣的姐夫告诉他:“早些年倭寇侵扰沿海,而派去围剿倭寇的官兵却常常失败,这里面一个重要原因是倭寇的刀身比官军的刀要长。于是官府专门在倭国定做、进口了一批长刀,专门配备给戚家军中的武林高手使用。在攻打开封的战斗中,我砍杀了一名福王的侍卫,缴获了这把倭刀。”
王辅臣在起义军中足智多谋、骁勇善战,但酷爱喝酒赌博。有一次他竟把姐夫放在家里的六百两银子的军费输掉了。他的姐夫是一个廉洁奉公的军官,得知此事后怒不可遏。那天王辅臣豪赌到深更半夜,输光了钱财后垂头丧气、酒气熏天地回家。刚走进院门,头重脚轻的他被门坎磕绊了一下,身不由己地往旁边一歪。这时只听砰地一声弓响,一支羽箭贴着王辅臣的耳朵射在他身后的老树干上,树上的乌鸦被震动得纷纷飞起,在夜空中盘旋。王辅臣大吃一惊,要不是自己无意中摇晃了一下,这支羽箭恰好射中眉心。王辅臣借着稀疏的星光,发现堂屋里有个身影正在从腰边的箭囊中抽取第二支羽箭。说时迟那时快,王辅臣猫下腰,飞步冲进堂屋,大喝一声:“贼人看刀!”他拔出寒光闪闪的倭刀,照着朦胧的人影挥刀劈下。那个身影急速向后退了一大步,但是王辅臣的倭刀太长了,所以刀尖依然砍中了对方的脑门,一声惨叫后黑影倒地而死。此时王辅臣的醉酒也吓醒了一大半,他擦了一把飙射在他脸上的鲜血,感到杀手的身影和声音是那么熟悉。他仔细一看、又大吃了一惊,原来倒在他刀下的正是这把倭刀原先的主人。
王辅臣误杀姐夫后知道自己闯下了大祸,也不敢告诉姐姐,他匆匆忙忙地收拾几件细软,连夜逃亡了。他来到了山西大同,在姜瓖的部队里当兵。姜瓖也是个在明末清初可圈可点的人物。他是陕西延川县人,原来是明朝挂镇朔将军印的大同总兵官。相当于现在的享受军级待遇的师长。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的大顺军攻克太原后,他主动派人联络,投降了大顺朝。姜瓖的部队里有个叫王进朝的将军,他发现王辅臣机聪明灵敏、相貌堂堂,就想收王辅臣为义子。有一天王辅臣在大同府的龙壁边上站岗。王进朝说:“后生!知道我王进朝吗?”王辅臣恭恭敬敬地点点头:“大名鼎鼎的王将军,谁人不知!”王进朝笑着说:“那就好啊!来!进府喝酒。”王进朝命人抬进一坛竹叶青,俩人对饮三大碗。王进朝对王辅臣说:“后生啊!我的一家人不是饿死,就是被官军杀死,如今孤身一人。我有心收你为义子,不知你意下如何?”王辅臣听完连忙跪倒在地,双手举起一碗竹叶青酒。“请父亲大人受孩儿一拜,并让孩儿给父亲敬酒。”王进朝哈哈大笑、一饮而尽。没过几天他又为王辅臣找了一个媳妇。她是一个身材丰满的本地女子,身穿一件素洁的斜襟短袄。粉色的长裙下面露出两只引人注目的秀美小脚。王进朝说:“吾儿不知道大同的风俗,此地每年都要在寺庙里举办赛脚会。赛脚会那天大同的年青女子纷纷以纱掩面、展露自己的双脚,让来往的众人公开品评。这个姑娘在去年的赛脚会得了第一名呢!”从此王辅臣一家人过上了其乐融融的日子。王辅臣就不再姓李,改姓王了。
姜瓖得知清军攻破山海关后,又再次反叛。他杀了大顺朝的地方官,率军投降了满清。顺治五年十二月,对清廷心怀不满的姜瓖又造反了。当时清朝的摄政王多尔衮即派自己的弟弟、英亲王阿济格率兵攻打大同,但却久攻不下。每当夕阳西坠时,大同城里常常会朝某一个方向的清军发炮,炮声稍停,清军惊魂未定时,硝烟弥漫的官道上就会出现一队夺门而出、刀光闪闪的人马,领头的年轻将领骑着一匹高大的黄膘马,见清军就杀,见缁重就抢。阿济格握着玛瑙鼻烟壶,望着满载而归、呼啸而去的马队。问下属:“此人是谁?”下属答:“据俘获的伤兵说,他叫王辅臣。但我们的士兵都喊他马鹞子。”“马鹞子?”阿济格捋着胡须说:“传令下去,如遇马鹞子不许伤害,只能朝天开枪放箭。”鉴于大同久攻不下,多尔衮专门从北京调来威力更猛的红衣大炮和清军的一流炮手,把大同守军轰得趴在地窝里难以动弹,形势日趋恶化。顺治六年八月,大同城里的粮食消耗已尽,援兵无望。姜瓖的部下总兵杨振威带领六百余名官兵叛变,杀害姜瓖与其兄姜琳、弟姜有光,持其首级出城投降。多尔衮得到报告后,传谕把大同的城墙高度拆除五尺,并下令除杨振威的官兵家属外,大同城内的官吏、兵民全部诛杀。清军的前线指挥官阿济格爱惜王辅臣的勇敢和才智,特别下令:“那个马鹞子刀下留人,速送到本王帐下。”八旗兵果然在俘虏群中找到了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王辅臣,他们把捆绑得严严实实的王辅臣拖到了英亲王阿济格的面前。
阿济格正在大帐里用小勺子从一只玛瑙瓶子掏鼻烟,他得知门口跪着的就是令清军闻风丧胆的马鹞子后,赶紧在人中处抹了一撮鼻烟,畅快淋漓地打个喷嚏,然后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