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是高尚与高尚的对话

语文是高尚与高尚的对话

出口散文2025-08-20 21:38:07
人生,是一个令人深思的话题。对于刚进入初中的七年级新同学来说,人生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树立人生理想,享受奋斗乐趣,成就美好未来。而在学习中,我逐渐发现语文课程的学习就是这样一个让学生通过文本与高尚的人的
人生,是一个令人深思的话题。对于刚进入初中的七年级新同学来说,人生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树立人生理想,享受奋斗乐趣,成就美好未来。而在学习中,我逐渐发现语文课程的学习就是这样一个让学生通过文本与高尚的人的对话而成就高尚者的过程。
《在山的那一边》作者王家新,给孩子们展示了一个富于幻想,充满强烈好奇心、不懈追求的少年形象。他以“海”象征理想,“群山”象征重重困难,以“爬山”象征艰苦奋斗,告诉了孩子们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而曲折的。但只要百折不挠的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到达。鼓励孩子们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奋斗,创造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
我和我的学生们通过与王家新的对话体会到人生之路虽然漫长而曲折,但我们七年级的孩子还是正处在清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正是初春小草刚萌发的季节。一切都还来得及,只要立下远大的志向,并为之努力奋斗,就会创造有意义的人生,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者莫顿·亨特通过讲述童年时代的一次爬山“遇险”与“脱险”的经历,这件事让作者幼小的心灵产生了巨大的成就感,学到了战胜困难的经验。人生下来就需要同困难打交道,无论是自然还是社会,都不会以我们个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应该勇敢而理智地面对各种困难,着眼于最初的那一小步,把大困难化成小困难,一步接着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们便可以惊奇而自豪的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我和我的学生们通过同莫顿·亨特的对话,懂得了在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困难是生命的常态。只有具备了克服困难的信心以及掌握了克服困难的方法,才能一步一步走向生命的辉煌。
《蝉》的作者小思通过蝉在地下17年,才等到一个夏天的描述,通过对蝉由厌烦到宽恕的感情变化,感悟到无论生命多么短暂,都要积极面对,好好的活着,这样的生命才会有意义的深刻道理。
《贝壳》的作者席慕蓉通过描写贝壳的精致和美丽,进一步想到自己的生命总比贝壳里的生命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因此更应该尽可能的把该做的事做好,生活中的美和生命的感激紧密相连在一起。
我和我的学生们通过与小思和席慕蓉的对话,理解到了我们的生命要比蝉和贝壳的生命长的多,但如果我们不好好活着,尽可能把事情做好的话,我们不一定会比蝉和贝壳做的好。我们领悟到了生命的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活出自己的精彩来。
《紫藤萝瀑布》作者宗璞生动地写出了一树盛开的紫藤萝生长繁盛的特点,隐含了生命的长河是没有止境的深刻含义。由花儿的由衰及盛感悟到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一时的不幸,个人的不幸都不足以畏惧,人生应该是豁达、乐观、奋发和进取的。
通过与宗璞的对话,我和我的学生们知道了人的一生中可能会遇到很多的不幸、不公平,但这些都需要用正确的方法去对待,这些不能成为堕落的借口,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人应该是豁达、乐观和永远向上的。
《行道树》作者张晓风借行道树象征无私奉献者,通过与原始森林同伴的对比,通过行道树与沉浸于城市夜生活中的市民和对比,突出了行道树忍受痛苦、甘愿奉献的胸怀,赞美了奉献者的崇高精神。
《第一次真好》作者周素珊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开拓新的生活领域,寻找机会,大胆尝试,人生的经历才会越来越丰富,生命才会多姿多彩。
通过与张晓风和周素珊的对话,我和我的学生们知道了人生要懂得感恩社会,忍受痛苦,甘愿奉献,不断的尝试,拓宽新的领域,让生命丰富多彩。
《我的信念》作者伟大的科学家玛丽·居里告诉我们科学研究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信心以及竭尽所能完成工作,需要保持宁静的心情,专心致志于研究。她说科学的魅力是能够终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原因。他们爱事业强烈的吸引,既没有闲暇也没有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
通过与居里夫人的对话,我和我的学生们知道了什么是梦想家,知道了居里夫人之所以伟大,不在于她发现了镭,更重要的是她为了事业放弃了申请专利,放弃了一笔巨大的财富,进而发现了钋。我和我的学生们知道了对理想执著,对工作勤奋,对自己有信心,把目标集中于一点。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高尚的人,世界上还需要许许多多高尚的人。我和我的学生在与高尚的人对话的同时,认真领悟与实践,我们也可能成为高尚的人。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