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金不须买画图
画舫朱帘出缭墙,天风吹到芰荷乡。水光入座杯盘莹,花气袭人笑语香。翡翠侧身窥绿醑,蜻蜓偷眼避红妆。葡萄力缓单衣怯,始信湖中五月凉。――宋·秦观:《游鉴湖》江南本以水为原色,演化出风情种种,而深得水乡神韵
画舫朱帘出缭墙,天风吹到芰荷乡。水光入座杯盘莹,花气袭人笑语香。
翡翠侧身窥绿醑,蜻蜓偷眼避红妆。
葡萄力缓单衣怯,始信湖中五月凉。
――宋·秦观:《游鉴湖》
江南本以水为原色,演化出风情种种,而深得水乡神韵的,却正是绍兴鉴湖。
“千金不须买画图,听我长歌歌鉴湖。”汇集会稽山三十六源之水的整个鉴湖水系,把绍兴城乡轻轻托起,远山黛影,近岸绿萍,烟雾迷蒙,岚气凝云,田野、村落、石桥、林树、塘路、长亭……纵横散落在交叉的江河湖港间,一幅大写意般的水墨长卷。这,便是典型的水乡江南。
鉴湖,俗名南湖,乃绍兴“母亲湖”,地处绍兴城西。相传黄帝铸镜于此,因而得名镜湖、照湖。唐代大诗人贺知章告老还乡,唐高宗赐他“镜湖剡溪一曲”,故鉴湖又有贺家湖、贺监湖之称。鉴湖乃历史名湖,古诗云:“六朝以上人,不闻西湖好”,可见鉴湖的历史悠久。
鉴湖水光滟潋,却非自然天成,它其实是我国江南最古老的大型蓄水工程,始筑于东汉永和五年(公元140年),距今1800多年。时任会稽太守马臻为民兴利,率领民众筑堤围湖,汇36源水,灌9000余顷田,使荒芜的会稽山北部平原从此免遭洪水之苦,成为旱涝保收的乐土。当年的鉴湖地跨山阴、会稽两县,横亘160里,鉴湖堤长56。5公里,面积约200平方公里(约为今杭州西湖的30倍)。鉴湖以其堤坝之长,水面之广,泄水物、建筑物之多,堪称当时世界之最,在中国水利史乃至世界水利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鉴湖的建成,促进了宁绍平原的开发,使古越大地出现前所末有的繁荣和进步。绍兴日臻繁华,成为著名的鱼米之乡。
鉴湖自汉代筑成之后,就以山水之胜名闻天下,成为一个山水旅游的热点。它美丽而独有的湖光山色,可谓尽享风流,而在晋唐时期起繁荣达到鼎盛。一望无际,方园百里,浩瀚明洁的鉴湖与南边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峰峦迭翠的会稽山交相辉映,美不胜收。舟行湖上,但见远处青山叠翠,近处碧波映照,王羲之的名句“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道出了鉴湖山水的特色所在。
秀美的湖光山色,为水乡绍兴增添了独特的江南风情,不知痴迷了多少文人墨客。他们携朋邀友游览鉴湖,泛舟碧波,饮酒赋诗,极尽赞美之能事,在这里留下了大量的诗文和遗踪,给鉴湖汇集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唐代诗人贺知章驾舟鉴湖之上,写下一直被传诵的诗篇:“少少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摧。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和“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的人生感慨;李白醉叹“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那光景多半因为“镜湖水如月,耶溪女如雪”;在杜甫的“越女天下白,鉴湖五月凉”的诗句中,我们看到了浪迹江湖的诗人眼中的鉴湖风流;宋代状元王十朋曾用“人在镜中,舟行画里”拟状摹景;而晚年隐居鉴湖之畔的陆游,更是大事张扬:“千金无须买画图,听我长歌歌鉴湖”,饮酒赋诗于鉴湖之上而怡然望归,一曲《渔歌子》说得十分甜美:“晴山滴翠水挪蓝,聚散渔舟两复三。横埭北,断桥南,侧起船篷便作帆。镜湖俯仰两青天,万顷玻璃一叶船。拈棹舞,拥蓑眠,不作天仙作水仙”,绘尽了鉴湖的风流。
晚明文学家张岱在《西湖梦导·西湖总记》对鉴湖有一个比较确切的审美定位:“……余弟毅孺,常比西湖为美人,湘湖为隐士,鉴湖为神仙,余不谓然;余以湘湖为处子,眠娗羞涩,犹及见其未嫁之时;而鉴湖为名门闺淑,可钦而不可狎。若西湖则为曲中名妓,声色俱丽,然依门献笑,人人得而媟之矣亵。”之所以说鉴湖如同一位美丽的“名门闺淑”,一是因为它自然而文静,二是因为它古雅、成熟,除了景观之美,更有文化之内涵。
然而就在这样的盛名之下,古鉴湖悄然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南宋初年,老百姓为掠夺土地围湖造田,粼粼清波遂被分割,鉴湖从此逐渐湮废,期间鉴湖兴利整整达1000年之久。1000年的时间,从旱涝无常的荒服之地到富甲一方的鱼米之乡,从僻居一隅的蛮夷之族到文风昌盛的衣冠之邦,可以说古鉴湖造就了绍兴这一方土地所独有的地域文化,宋代状元、著名诗人王十朋曰:“越之有鉴湖,犹人之有肠胃”,鉴湖也因此而堪称绍兴的母亲湖。但当袁宏道在自豪地说“钱塘艳若花,山阴芊如草,六朝以上人,不闻西湖好”的时候,当张岱在怀念“鉴湖为名门闺秀,可钦而不可狎”的时候,鉴湖其实已容颜尽失,当年的八百里壮观景象破碎成了大大小小的洋、荡、洼等水面,错落分布在寻常的水田之间。古鉴湖曾一度湮没在时光里无处追寻。绍兴周边的“湖塘”、“石湖”、“容山湖”、“白塔洋”就是从鉴湖分出来的血肉。于是今日的鉴湖又有了庆湖、长湖、大湖、带湖等名称。
如今完整意义上的鉴湖已成为一个历史概念,绍兴的江南水乡田园风光已远远超过了古鉴湖的范围,但鉴湖作为绍兴母亲湖具有深远的影响,使人们仍习惯地称江南水乡田园景色为鉴湖风光。也许这些残存的水面仍灌溉着古越大地上的块块农田,也许习惯于在家里酿制几坛黄酒的绍兴人也仍会到鉴湖边舀几瓢水冲起几多酒香,也许临河而居的水上人家在滔米浣衣的间隙,在看到水面上飘然而过的乌篷船时会依稀想象多年前鉴湖水面的舟楫之盛。然而,鉴湖却这样远去了,曾经浩淼的水面被蚕食成一块块田地,“鉴湖之父”马臻墓前的野花也孤寂地迎送了几多春夏秋冬。在人们的日常谈笑间,在人们的记忆间,鉴湖已淡然成一幅缥缈的山水画。然而,鉴湖水所代表的绍兴文化始终没有风干在当年的史册里,生活在被鉴湖水所滋润的绍兴这方土地上的子民们也始终没有遗忘先人所留下的这笔丰厚的文化遗产。在上个世纪的最后一天,为唤醒沉睡千年的古鉴湖,鉴湖子民出巨资在柯山脚下搅动了这片积淀太深的水面。经过建设者的努力,当一轴鉴湖徐徐展现在人们面前时,人们失声惊讶于她的风韵。拂去千年尘封的古鉴湖已非昔日那片一览无余的水面。今天的鉴湖依托其自然风光和人文资源,建造了以水上文化为特色,融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新景,正在越来越为远近游人所青眯。
尽管星换斗移,岁月流逝,但鉴湖风光依旧,风韵未改。如今,这里仍是青山叠翠,碧波似镜。它以优美的自然山水、丰富的人文景观著称于世。东西全长20多公里,平均宽度100余米
版权声明:本文由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奥运圣火传三峡
下一篇:对你的思念如红叶缠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