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我一季光

许我一季光

骤雨狂风散文2025-11-06 02:34:12
三月,冗长的雨季。春天仓促照面,冬天又迅速回归。校园里我喜欢的那棵银杏,在气候不息的奔腾下,先是浩茫着,继而旷达着,后又再次走向苍凉。如此寂然,如远古萧韵。我想大概是因为感冒的原因吧,感觉最近的生活就

三月,冗长的雨季。春天仓促照面,冬天又迅速回归。校园里我喜欢的那棵银杏,在气候不息的奔腾下,先是浩茫着,继而旷达着,后又再次走向苍凉。如此寂然,如远古萧韵。
我想大概是因为感冒的原因吧,感觉最近的生活就像天气,滴水不止;心情也如同天穹,空洞却迷蒙。每天除了上课大部分时间都窝在寝室,看书写字上网。波澜不惊,一成不变。

之前有很长一段时间,夜里经常是繁杂的梦境呈现,每次醒来都由衷觉得疲惫。前几天一个从小到大的朋友发来的讯息,始终无法让我释怀。那么直白明了,却充斥着无法言语的背叛与决绝。以为自己不会悲伤,却发现眼泪出卖了我,才知道自己依然无法忘记十年前那个夜晚,有关于我们的,值得一生典藏的记忆,没有人能明白,它对我有多特殊。只是看到讯息那一刻,我才明白,我们之间,依然有空洞的谎言流溢在岁月之里之外。而我读不到的,是在那个故事的开场和结局里,那些带着温度的记忆和黑暗中永远看不清表情的侧脸。
是因为太充实所以无暇顾及其他?还是因为太空虚所以干脆自欺欺人?生活就像纯白的幕布,前一秒的精彩已经落幕,后一秒的新戏尚未登场,于是中间停顿的几秒浓缩成莫大的空白。而我站在空白里,独自哀悼。
 我想着,二十岁的自己,应该告别卑微与谎言,告别怯弱与孤傲,告别年轻气盛,告别嚣张冷漠。我想起那些如阳光下连绵麦芒汇涌成流一般温暖的时光,于是,所有浮浮沉沉的日子被渐次阅读。曾经走过的路说过的话,在后来的岁月里,被提及被思考被分享。荏苒时光里,容颜迅疾而沉重,昨天的轨迹却在消融里旷达而真实。不可置否?不可知否?不得而知。

没有想到,收到的第一份生日礼物,竟是一本关于西藏的书,《突然就走到了西藏》,简单却不乏质感,轻轻触碰封页上的纹理,如此温暖美好。于是回想起旧时光里的那些生日,几乎每年都会收到好几本喜欢的书,大多是亲近的密友所赠。她们都喜欢在书里附上精心准备的小卡片,写几句委婉但不失诗意的小楷;犹记得当时那份小小的感动与温暖,总会在收到书后,小心翼翼的读完然后仔细收藏。哪怕是隔了几年以后的现在,在家的时候依然会翻看以前的旧书,一遍一遍,乐此不疲。
印象最深的,是高二那年,看到同学买的一本《国家地理》,当时就一见倾心了,于是迫切的想要买回来细细品读,好好收藏,却得知售书已告罄,当时的叹惋依旧历历在目。后来虽然辗转买到了,却觉得失了当时的滋味,翻阅过后,再没读过第二遍。于是才明白,很多时候恋上的是一种感觉,正如喜欢一个人一样,如果感觉不再了,再怎么勉强也会无济于事。
现在上大学了,看的书多且杂了。虽然学的是工科,但还是钟情于写点什么,在最初和最后的信仰里,这种渴望一直在体内存在并且日渐强大。一直深信不疑的是,自己始终享受因为写字而带来的自由。我不是职业的撰写人,仅仅只能以“写字”来代替对我而言不太适合描述的“写作”。虽然这也是一种被沉痛的力量压抑住的自由,因为在我眼中,从来没有比写作更孤立的事。尽管我一直不知道这种孤立原来是骄傲的,仅仅因为它只是我自己的事情。很多人不喜欢甚至讨厌书写的姿势,我想他们只是放弃了一种深入自己内心的可能性,也许他们觉得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解决方式,不用对此发出疑问。而我与此相反,关于写字,它始终带着疑问和对抗进行着。

窗外依然是下雨。如果不下雨,谁都不会想起那把被遗留在门后的伞。
就像我们总要在夏天已经过去后,才贪恋起美好的日光和痛快淋漓的暴雨。
就像我们总要在很多东西都丢失了以后,才想到要鼓起勇气去找回。
只是,失去的东西,是再也回不到的最初。
一直想象着在雨声暴动中眼神镇定的行走,是怎样的一番境地?
我想,在那里,我可以更清楚的看到自己生命的质地,像一块铺展的白布。因为干燥和清洗,使我可以清楚的看到它隐藏的每一丝褶皱和阴影。或许许多人都希望是自己的白布光鲜艳丽,至少没有污点,而我,独独希望保持最初的空白。细细品味自己走过的路,其实那么多的困境和伤痛,从本质到形式,一样都不算稀奇。
那些甘愿忍受当下痛苦的人,是因为他们坚信将来有一天他们必定因此而收获。只有冰冷的海水,才能蜕化成万人景仰的传奇。
我没有想要成为传奇,所以我不能让自己忍受痛苦,我要自己过得好好的。在经历了所有竞争与争议以后,我这样对自己说。
所以我说,要感谢唐小林。
在褪却了光环与荣耀的这一年,有很多回忆再没有在心底风起云涌。我也终于明白,人之所以会心累,就是常常徘徊在坚持和放弃之间,举棋不定。之所以会有回忆,是因为那时的自己还太脆弱,迫切需要回忆给我一个避风的港湾;而脆弱的源头,是因为深深涉足伤害自己的泥潭。退一步海阔天空。何必,自己跳进深渊,以回忆来取暖?

 这一年,有太多故事。
 失去、任性、伤害、消沉;然后安静、成长、思考、领悟;到最后淡然、理性、从容。
 我把十九岁以后的这一年,看做是自己真正成长的分水岭。我思考着也努力践行着,做一个安静的女子,外表淡然内心强大,坚持我所信仰的,也信仰我所坚持的。这是小小的倔强,也是一直坚守的自我。
 最后,谢谢在这一年里让我觉得心安的那些人,谢谢他们,许我一季温暖时光,让岁月从来不曾衰老。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