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榆钱飘香
春风中,家乡的榆树许是榆钱满枝了吧。对于榆树,有不少人大概都未见过呢!沧州的老家除了枣树就是随处可见的榆树了。在我的儿童时代,那时国家经济还很差,农民家庭就自然更苦了一些。我是出生在70年代中期的人,
春风中,家乡的榆树许是榆钱满枝了吧。对于榆树,有不少人大概都未见过呢!沧州的老家除了枣树就是随处可见的榆树了。在我的儿童时代,那时国家经济还很差,农民家庭就自然更苦了一些。我是出生在70年代中期的人,有着许多珍贵的记忆,也是见证改革开放的第一代人吧,亲眼目睹了富民政策在中国的落实,看着家乡可喜的变化,身同感受的看着那些村庄变了新颜。小时候,我们兄弟姐妹几个都上学,家里只有父母两个劳动力,爷爷奶奶算不上整劳动力了,工分减半。所以每年分的粮食都很少,家里条件很清苦。在我的记忆中家家似乎都一样。吃白面,只能在旧历的节日。严格的来讲,也就是过年吃顿饺子,而大年初一的中午就只能吃玉米面的窝头了。强烈的反差让我们有些不适应,那时妈妈就说,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才能出人头地,才能不会挨饿。当时虽然吃的不好,但总算没有饿着啊,大哥大姐那会儿还挨饿过呢!
春天来时,家里的玉米面也就不多了,那时只是靠秋后分的那点粮食,除了口粮的玉米外,估计白面也就三十几斤吧!可是妈妈,凭着那灵巧的双手,总会调剂伙食,让我们吃的都很好。那年春天。院里的榆树长满了榆钱儿。圆圆的、嫩嫩的、甜甜的,用手摘下来,放在嘴里就吃啊,真的很香呢!
妈见状,就说,你上去多摘些下来吧,中午给你做榆钱儿饼吃!我飞也似的爬上树,尽情的摘下榆钱儿。妈妈先是拿清水泡了,洗净放在小菜筐里沥干水分,就着手和面了,当然只有玉米面。
爸爸从工厂里回来时就负责起火了,我会趴在爸爸身上,乖巧的喊他火头军,爸从不恼。爸在村里的手套机厂工作,每天都是两手的铁锈味,有时候回来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在后面蒙上我的双眼,妈妈就会问,猜是谁啊?我就大喊不用猜了,除了爸谁还有那一手铁锈味啊,而后妈妈和爸爸就笑!
妈妈做榆钱饼的时候,我唯一做的就是傻傻的蹲在一旁看妈妈一双大手在面盆里和面!妈妈先是将榆钱和玉米面活在一起,而后摊成饼状在锅里。约摸一刻钟的样子,饼就做好了。而后妈妈拿把刀就在锅里将大大的榆钱饼划成若干个小三角块,放在干粮筐里。
还未等筐落桌,早已被香味逼出口水的我,伸手就抓。妈妈说,小心啊,烫!是啊,等我吃完时,嫩嫩的小手上已起了小水泡了,妈妈赶紧端来凉水帮我敷了!可是我嘴里还是不闲着,仍然嚼着那喷香的榆钱儿饼。现在想起来,当时的样子肯定很傻。
那些时日,榆钱饼了成了饭桌上最美的食品。可是好久不长,榆钱儿在暖暖春风中慢慢变干,落在地上,榆树长出了叶芽,再过些时日,树叶就长得遮天蔽日了。那时经常斜挎着小书包,仰头看着没有一片榆钱的树枝,呆呆的发愣。几次都差点错过了上课时间。
“妈,什么时候再长出榆钱来啊?”我问妈。
“得等到明年这个时候了”妈笑着说。
是啊,现在又是榆钱飘香的季节了,那房前屋后的榆树是不是又榆钱满枝了呢?回想这时间也过去很久了,那些味道现在仍然在嘴角边和记忆中飘香呢!去年冬回家时,才注意到家家户户好像都很少有榆树了。
听妈讲,早些年就没有了,只剩下几棵榆树了,是因为有一年从东北进木材的时候来了一种虫子,专咬榆树,树身都被虫子糜烂了。后来榆树基本上消失殆尽,就剩下为数不多的几棵了。
我们营院的小花园时有几珠,可也总会被深谙此事的阿姨早早的摘了去。
曾经榆钱飘香的村庄,现在只有为数不多的榆树了,那飘香的榆钱只能留在淡淡的记忆中了罢!我还能吃到那喷香的榆钱饼吗?童年的记忆真的会丢失在风里了吗?
版权声明:本文由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