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曹子建

悲情曹子建

运剥散文2025-07-09 02:34:27
古之才子多悲情,恰如红颜多薄命,虽非魔咒,却似飞蛾扑火。大才大悲,譬如曹子建。从七步成诗的传说到东晋谢灵运“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的钦羡,再到清人王士祯《带经堂诗话》中“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
古之才子多悲情,恰如红颜多薄命,虽非魔咒,却似飞蛾扑火。大才大悲,譬如曹子建。
从七步成诗的传说到东晋谢灵运“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的钦羡,再到清人王士祯《带经堂诗话》中“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的诗论,对曹子建的逼人才气是毋庸置疑的了。
三国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短短几十年的时间,打打杀杀,每天都发生着新的故事,就像一部无厘头的电视剧,还不忘点缀几段红颜佳话。“江南有二乔,河北甄宓俏”,时空的错乱让曹植与甄宓这一对才子佳人擦肩而过,偶尔的回眸又改变了两人的命运。
曹植为曹操的第五子,自幼聪颖,十岁余便诵读诗、文、辞、赋,出言为论,落笔成文;甄宓为上蔡令甄逸的第五女,九岁喜书,视字辄识,数用诸兄笔砚,建安中纳为袁绍子媳。一个是曹操之子,风流倜傥;一个为袁绍子媳,风华绝代。本是风马牛,是建安五年的那场战争,便成了你我他。
官渡之战,袁绍之死加快了袁氏基业的溃败,四年后,曹操攻占袁氏老巢邺城。早就垂涎甄宓美色的曹操本想将她据为己有,但却被怀有同样色心色胆的儿子曹丕捷足先登;曹操尽管咬牙切齿,却也只能顺水推舟、玉成其子;其时,曹植尽管也随军出征,因为年龄尚小,对此倒也心无旁骛。
其实,曹植与甄宓的那点事都是在曹丕大婚、甄宓做了他的大嫂后发生的,特别是在曹丕又相继纳了郭氏和李贵人、阴贵人后,郭氏不但工于心计,还利用曹睿不足月出生一事,诬称甄氏带孕嫁曹,致使甄宓一度失宠、整天过着以泪洗面的日子。
才以情寄,情以才显。对于曹植这样一个八斗之才来说,在藩王府是难得其俦的,他喜欢屈原《九歌》里的山鬼,他渴望宋玉笔下的梦中邂逅,亦如大漠旅人之于清泉;对于甄宓这样一个才华满腹且姿貌绝伦的怨妇来说,情感的种子一旦遇到如醴的甘露必将萌动,特别是面对一个同样才华横溢的小叔子。相知如镜、惜若琴瑟,一笑会意,一颦解情,心灵的契合跨越了世俗的藩篱,精神的交融弥补了情感的缺失。
建安二十一年,曹操东征孙吴,当时随他去的有武宣皇后卞夫人、曹丕,还有甄宓的两个孩子曹睿与东乡公主。甄宓因为生病留在了邺城,曹植因为负责内务安全也留在了邺城。珠玉同椟,几多灿烂。《魏略》在注解这一段历史的时候是这样说的:二十二年九月,大军还,武宣皇后左右侍御见后(甄宓)颜色丰盈,怪问之曰:“后与二子别久,下流之情,不可为念,而后颜色更盛,何也?”后笑答之曰:“自随夫人,我当何忧!”。相由心生,一双年幼的儿女随公婆出征近一年,做母亲的在后方却容颜更加光彩照人?啧啧,一个“更”字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曹植本来是深得曹操宠爱的,跟其父征战多年,文韬武略,被认为在诸子中“最可定大事”。建安十五年,曹操在邺城所建的铜雀台落成,他便召集了一批文人雅士登台为赋,曹植跟其兄曹丕自然也在其中。众目睽睽之下,独有曹植文不加点、一挥而就,一首《登台赋》、几句“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晖光”让曹操看后赞赏不已,一向重视人才的曹操产生了“欲立为嗣”的念头。谁曾料想,风光无限的背后却给他带来不尽的痛苦,使他无形之中卷入争夺世子的漩涡之中。有一次,曹操出兵打仗,曹植、曹丕都来送行,临别时,曹植高声朗诵了为曹操所写的华美篇章,大家十分赞赏。曹丕见状怅然若失,谋士吴质对他耳语说:“王当行,流涕可也。”于是曹丕当即泪流满面,感动得曹操也欷歔不已;还有一次,曹操欲派曹植带兵出征,结果曹植在出征前夜被其兄曹丕“偪而醉之”,曹操派人来传曹植,连催几次,曹植都昏睡不醒,曹操一气之下取消了曹植带兵的决定。终于在立储斗争中,不拘礼法的曹植在矫情自饰的兄长面前败下阵来。
世事大抵如此,矫情如丕者顺风顺水,怀才如植者运命多舛;表面看似“文死谏”,实则荫翳蔽“日”者也。
叔丈崔琰因“辞色不逊”被下狱、妻子崔丽因“衣绣违制”被赐死、谋士杨修被诛杀、世子之位旁落,这些接二连三的遭遇与打击,在一般人看来都是无法承受的,然而在曹植看来,一切都归结为“苍蝇间黑白,馋巧令亲疏”。他脱离了低俗,生活在自己的灵魂世界里,莫说是荣华富贵,就是江山如画都难抵笑靥如花,以至于刘克庄在《后村诗话》里慨叹“至哉思王,以天下让”。
不是一无所有,至少他还有自己的梦想——宓妃,这个自少年起就时时潜入他梦中的洛水之神,迷恻了他的一生。他一遍又一遍地用心揣摩着、用笔描摹着,所以当他第一次看到甄宓的时候,就惊为梦中女神,一颦一笑都恰似前世之约。甄宓因是父母幺女,乳名蜜儿,相识曹植后,因了那份情感,更因那份相通的梦境,便留头去尾,改“蜜”为“宓”。
没有了世子之争的羁绊,现在的曹植生活更加放任了,为了这份无望的爱夜夜买醉。一次在曹丕家喝酒,看着朝思暮想的人儿咫尺天涯,他嚎啕大哭,跪求曹丕:
“哥哥,我不要江山,我什么都不要,我只要这个女人,放我们归隐山林吧......”
生活在理想世界的曹植不清楚世间胜者通吃的法则,与权力者讨价还价无异于与虎谋皮。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去世,曹丕继承王位,不久又迫使汉献帝禅让,称帝洛阳。
登基后的曹丕并没有忘记这个曾经与他抵足而眠的弟弟,这个才华盖世的弟弟,这个曾经在政治上、爱情上都给他带来过威胁的弟弟。兄弟异路未必反目成仇,然而他没有刘备“兄弟如手足”的胸襟,私欲的膨胀使得他怒气难消,于是借曹植京师朝拜的机会,想出个“七步成诗”的办法,欲加罪其弟。然而这一次曹丕却失算了,不知是他虚与委蛇做给大臣看的呢还是筹码穿透率太低,只见曹植闲庭信步、出口成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七步诗取喻之妙,用语之巧,在令人叹为观止的同时,也帮曹植逃过了一劫,当然还有太后的求情。
失策后的曹丕责令曹植回邺城收拾家业,三天后前往被贬逐的封地。
邺城、邺城,这个让曹植魂牵梦绕的地方,他的女神就住在那里啊!
三天、三天,他要把所有的生命浓缩,哪怕三天后成为情感的木乃伊!
于是,快马加鞭,哪管它伦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