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师

拜师

诋诮散文2025-04-27 15:59:35
我的命很不好,这我承认。本来身体就不好,生活的环境又是那样闭塞,注定我的日子充满坎坷和艰辛。可我又不安于命运的摆布,便千方百计地想找一个能够自立的门路来养活自己。常言说,每个人头上都顶着一颗露水珠。言
我的命很不好,这我承认。本来身体就不好,生活的环境又是那样闭塞,注定我的日子充满坎坷和艰辛。
可我又不安于命运的摆布,便千方百计地想找一个能够自立的门路来养活自己。常言说,每个人头上都顶着一颗露水珠。言外之意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任何人都有自己的潜力,就看你去不去努力挖掘。我也用这句话不断勉励自己,力图不让自己成为家庭的累赘和社会的废人。于是拥有一技之长成了我迫切的愿望。
去技校学技术吧,可又听说大多数技术学校都是奔着钱来的,常常有花了钱学不到东西的事。我究竟能学点什么,我将靠什么生存,连我自己也不是很清楚。
后来在众乡邻的启发下,我在村里办了一个学前班。虽然暂时有了一个饭碗,可我总觉得这个饭碗是泥的,说不定有那么一天我就不能教书了。
为了能使我不失业,父亲也是绞尽了脑汁。
我办学前班的第二年。一天,父亲从姚寨集上回来,领回一位姓张的算命先生,要我给先生学算命。
当时对生活充满梦想的我显然对算命这一行有些嗤之以鼻。尽管在此之前,我曾经看过不少关于这方面的书,可真正要我以此谋生,我还从没想过。
张先生看透了我的心思,不紧不慢地说:“这一行是要饭的门路,你不愿学,我也不强求。我只是提醒你,你身体残疾到这个程度,多学一门手艺总不会有大的妨害吧?”
“我只要把村里的孩子教好,就不会愁生活没有门路。”我蛮自信地说。
“学算命也不耽误你教小孩啊,你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一些基础;只要用心学,再经老师指点,保证不出半年,你就可以靠这一行挣钱了。”
张先生也是出于一番好意,而我却没有拜师的意向,便很礼貌地对他说:“先生,我还年轻,等过几年,我年龄大些,再学还不晚。”
“年龄大了,书上的内容就不好记了。社会太复杂了,人们心中总有这样或那样的疙瘩解不开,你用命理学的理论为人家破解了心中的矛盾,让人家开心地生活,这也是为大家做好事。要知道,好多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是找不到答案的,如果用算命的办法去解决,就使得这些问题有了一个说法,这也是算命流传几千年长久不衰的原因。”
张先生的一番苦口婆心地劝说,并没说动我拜他为师。父亲本希望我能学一门技艺,多一条生活的门路,见我无心此业也没再说什么。
一晃几年过去了,去年春天,我向一位来村里走亲戚的老人问起那位算命的张先生,老人却说,张先生早就不干算命这一行了,一直在家干农活。究其不再算命的原因,老人也不太了解。
如今,我的身体已经不允许我办学前班了,失业的我又重新陷入生活的困境。
春节期间,表兄来走亲戚,问我一年可从政府获得多少救济?我凄然一笑,没有回答表兄。省里本来对我这样的残疾人就没什么照顾,哪来那么多天下掉下来的馅饼。
表兄连连叹气,深为我的处境担忧。他家住在离我们村不到十里的河南省,他有一个邻居,和我年龄差不多,每年却可以从上面获得一千块钱的救助。
表兄的这位邻居我认识,名叫林峰,小时候我们还是很好的伙伴呢。我病了几年后,他也得了和我同样的病,我还给他过一个自己用过的中药药方。与我相比,他就幸运多了,他的病虽然没有完全好转,他却利用村庄紧靠省道这一优势,搞起了机动三轮车营运,并用赚来的钱去条件较好的医院治病,使得身体没有病得像我这么严重,现在生活完全能够自理。
我不可能去搞营运,当然也就没有林峰那样的机会。
林峰只有小学文化,论能力和智商,我敢说自己比他强,可他却过得比我有奔头。
就拿我向电信局申请宽带服务来说,我向当地电信局打了不下二十个电话,可迟迟没能接上网线。无奈之下,我向省电台农村广播的农民热线投诉,我向县电信局反映,我向市10000客户服务热线申告,结果忙了一大圈子,我还是没有达到上网的愿望。如果这要在林峰那个村,恐怕上午打电话申请,下午就能登陆网站了。
我和林峰的村庄相距不足五公里,只因属地不同,政府的措施不一样,两个人的命运也截然不同。他们村的大小街道十年前就铺上了柏油路,人们出行很方便;而对于我这却是一个梦想。我只能拄着双拐,踏着千年不变的泥土路。
村里一些好心人还建议我去学算命,在他们看来,我除了去行乞恐怕没有再好的谋生手段了。
我也不知道自己的明天会是怎样,但算命这一行我绝对不干,更不用说去乞讨了。
我把自己对文学的衷情向“红袖添香”倾诉着,把她当作了我的严师挚友。没想到她是那样容易亲近,结识她不久,她不仅帮我发表了好多作品,还为我带来人世间珍贵的友情。看着其他网友成功的先例,我想到了自己的明天,心中不经意间竟少了许多哀叹,潜意识中许多自信萦绕在心头。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