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泛读南京
这是第二次来江苏游玩了,但江苏的印象确让我记忆深刻的,它的人文历史、自然风景都值得我们去慢慢欣赏的。记得去年去苏州的时候,我用内敛苏州定格了苏州、周庄之行,所以写下了内敛苏州的文章。今年新去江苏的南京
这是第二次来江苏游玩了,但江苏的印象确让我记忆深刻的,它的人文历史、自然风景都值得我们去慢慢欣赏的。记得去年去苏州的时候,我用内敛苏州定格了苏州、周庄之行,所以写下了内敛苏州的文章。今年新去江苏的南京和扬州,也有类似感觉,她们也不是张扬的城市,只是总觉得内敛二字远远不够评价她们。但若要我去总结出什么,又觉得非常困难,因此也迟迟不能在键盘上敲下一个字。所看、所思、所想给人印象很多,也值得去回味,又无法定格,本想解读她们,但远远不够去读懂她们,因此最后只想到泛读二字,留下印象,等待以后慢慢去品味和感知了。
南京很久以前我就有曾经想去的,尤其是中山陵,印象不仅仅来自初高中的历史、地理知识,而是直接来自一个同学去中山陵的照片,那是第一次照片上看过帝王陵寝照片(我想中山陵也应该算一个吧),感受到庄严气息,这次爬中山陵自然也感受到当时对中山陵的认识,确属风水宝地,说钟山是山,它并没有如黄山那样奇特壮观,但它却处处显现灵气,它是南京的龙脉所在。
当车徐徐进入钟山景区时,正好刚下了点小雨,到处都是绿茵的草地,生气盎然,或许这也能为这个地方再增添一些灵气。从景区入口到园陵还是有很长一段路,路两旁古木参天,郁郁葱葱,自然让人产生对园陵感到敬怀,走进园陵后,虽然人头攒动,但依然能感觉到这是一个比较幽静的地方,尤其从两旁的道路,走近“博爱”坊,从下往上看,庄严气息顿时升起,我感觉自己并没有被这里幽美的环境而吸引,而是感觉慢慢走入到另一个思想境界,从“博爱”到“天下为公”,从“民族、民权、民生”到“天地正气”,又何等的气概,这似乎和中国几千年的的道德思想有所不通,但又有所通,本想慢慢琢磨这些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的理念,只是太过匆匆,然而情怀却不忘,以致后来去雨花台的时候并没有怎么去欣赏或感受雨花台的情和景,只是感觉雨花台也是闹市中的一片寂静,可以养身、养心。
去南京很难不让人走进历史的情怀。下午游玩了南京总统府又让我重回民国时期,总统府虽然不能和北京故宫相比,没有故宫那么雄伟宏大,故宫可以说是一座城;而总统府更像一座大型园林私家宅院,完美结合了江南园林的特色,增添了江南山水元素,并且它的历史悠久,对中国近代史具有深远影响的所在地。总统府曾经是明初王府所在,更是太平天国和民国时期的政治中枢。大学时候专门看过太平天国的书籍,或许清王朝本身气数尚存,天国自然难过北,或许天国提出的思想理论本身就有一定局限性,也更或许洪秀全此时真只只享乐,不如朱元璋,因此太平天国并没有成为第二个明王朝。而同样的民国也定都于此,民国并没有走出半壁江山不能中兴的宿命。由于受中山陵游玩影响,也再一次让人走进民国时期,只是感叹历史浮沉,世事变迁。
这些也确实让我感到南京的帝王之气,可是当我走近秦淮河时候,却走到了另外一个历史,朦胧的天气并没有让秦淮河减色,秦淮河是美丽的,也是多情的。当人站在桥上,远眺近看,微波凌凌,双龙戏珠,古色古香,夜幕降临,色彩缤纷,若是一个人或几个男人、女人,自然会遐想片刻,古有杜牧、唐伯虎、郑板桥,今有朱自清、俞平伯,浆声灯影下(里)的秦淮河,文人骚客都免不了入俗,不自然会一只脚踏入了香君楼了。
秦淮河也是忧愁的,说不定还是伤感无奈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不是很好说明了其忧愁吗,而“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则是表现了世事无常,多一份伤感和无奈了,或许南京有了秦淮河增添了其妩媚和窈窕,但却断了其龙脊,多了份忧愁和伤感,梦断金陵自然就成了多少人的遗憾。
南京是一座值得回味的城市,几千年的历史,数次的兴衰,只是非常可惜这次去南京都是走马观花,也没有停下过多脚步去欣赏和思考,因此也没有感受到南京的喧嚣和噪杂,而更多感受到其六朝金粉、古色古香,只是确需以后再慢慢品尝,南京也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去看去欣赏,明孝陵、玄武湖、中华门城堡等等,才能更好理解南京的忧愁和伤感,因此仅算泛读而已。
版权声明:本文由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每个人都有一段被孤立的时光
下一篇:月光下,想你所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