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阅桂
桐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桂花以其特有的淡雅与幽香,跻身于落霞孤鸿,万木萧瑟的秋天原野。与傲雪凌霜的菊花平分了天下秋色。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苏、杭两州都把它立为市花,它的金盏银盅,装点了秋天的韵味。真所谓
桐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桂花以其特有的淡雅与幽香,跻身于落霞孤鸿,万木萧瑟的秋天原野。与傲雪凌霜的菊花平分了天下秋色。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苏、杭两州都把它立为市花,它的金盏银盅,装点了秋天的韵味。真所谓:弹压西风冠群芳,十分秋色为伊忙。桂花就是一本秋天的书,需要细细的阅读,才能品味出它的韵味。桂花虽不如牡丹、芙蓉等大型花卉艳丽,但它一簇簇的,在叶密层秀的桂冠上,缀满了万点金星。显示出金碧辉映,小巧玲珑的另类别致。它掩隐于翠绿的密叶丛中,那种不经雕琢的自然秀丽,伴月摇曳,风情万钟。那淡淡的一缕幽香,随风飘散,沁人心脾。难怪李清照会赞它:“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桂花的香,自然是它的最大特色,大凡花之香者,或清或浓,不能两兼。惟有桂花清可绝尘,浓能远溢,堪称一绝。历代诗人对它的香都有赞颂。明代文人谢榛在他的《中秋宴集》中说桂花是“江汉光翻千里雪,桂花香动万山秋。”宋诗人邓肃在《岩桂》中,赞叹它的香味甚至超过了龙涎香:“雨过西风作晚凉,连云老翠入新黄。清芬一日来天阙,世上龙涎不敢香。”又如明朝高启的《题桂花美人》中,有这样的描述:“桂花庭院月纷纷,按罢霓裳酒半醺。折得一枝携满袖,罗衣今夜不须熏。”这已经不仅仅是赞叹花香了,它给人凭添了一分悠悠淡雅的韵味。这种韵味,即使是法国的香水,日本的熏衣草,若想和桂花媲美,恐怕也要自惭形秽,退避三舍了。
人们把梅、兰、竹、菊誉为花中君子,也常常以它们傲雪凌霜的品格自勉。其实桂花不艳不俗,经风霜而不凋的品格,一点也不逊色于梅、兰、竹、菊。而它栖身旷野,笑对清风明月的超凡脱俗,更赢得了花中隐士的雅誉。人们认为桂花如此高洁,绝非凡品。宋代王十朋在诗中写道“疑是广寒宫里种,一秋三度送天香。”杨万里也说“梦骑白凤上青空,径度银河入月宫。身在广寒香世界,觉来帘外木犀风。”(《凝露堂木犀》)朱淑真甚至批评陶渊明钟情于菊花是浅陋可笑的。她在《咏桂》中写道:“移根蟾窟不寻常,枝叶尤垂月露香。可笑当年陶靖节,东篱犹带菊花黄。”可见诗人们对桂花分外呵护,也情有独钟。
民间的芸芸众生,也喜欢桂花。当然他们不会有诗人的雅致,只是觉得生活离不开它的点缀。旧时的妇女,在桂花飘香季节,喜欢折一支插上发髻,那缕缕幽香,就随着她们莲步的挪动,传遍大街小巷。街上也有专门拎着篮子卖散支桂花,和桂花花骨朵的村妇,生意也挺不错。人们围着篮子,把篮里的香味也带进了各自的家门。
若在酒酿元宵、糖芋奶、芝麻糖等食品内,加上一点桂花,甜中带香,其风味就愈显独特。小时候,记得邻家有一棵桂树,树冠高大。每当花开时节,香飘数里,真个是墙里开花,墙外香。每遇大风,金黄色如米粒般大小的花瓣就洒落一地,也随风飘进了我家园子,满地金黄,使秋色更加灿烂。
如今的桂花已被评为我国十大名花,更有人把它誉为“独占三秋压群芳”的秋花之冠。跟风随俗,值此金秋时节,也想赞它几句,算是占点桂花的雅气吧。
冰魄银盘悬天心,
蟾宫桂子满月轮。
吴刚斫去多余枝,
香溢人间入青云。
版权声明:本文由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你会为爱勇敢吗?
下一篇:路上,总有景象难以忘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