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胭脂奈何天

此生胭脂奈何天

台制散文2025-03-22 04:19:43
一曲《胭脂扣》,一段经典。在《霸王别姬》为情执着的程蝶衣,分不清戏里戏外,几经伤愁又奈何。喜爱他的人喜欢称之他为哥哥。是的,距离他离我们而去已经有好多年。那时候自己尚念初中,对他的了解很少。只知道,他
一曲《胭脂扣》,一段经典。
在《霸王别姬》为情执着的程蝶衣,分不清戏里戏外,几经伤愁又奈何。
喜爱他的人喜欢称之他为哥哥。是的,距离他离我们而去已经有好多年。
那时候自己尚念初中,对他的了解很少。
只知道,他的离去,留下一大片人的眼泪哀伤。
高中以后,尤其是在大学期间里,渐渐接触到他生前留下的作品。发现每看一部有关张的作品,都好似是对其人生一个精简的缩影回眸。
戏如人生,人生如戏?
究竟谁如谁,已分不清。那个在《霸王别姬》里的程蝶衣,一生为情执着,终生没有分清戏里戏外。
而在《胭脂扣》中,也仿佛是一切都已经做好了命运的安排。梅艳芳饰演的如花,如此痴情一片,即使是已幻化做鬼魂,依然对自己生前的挚爱不离不弃,亦如那个程蝶衣。
一种恍若隔世。再回首时,已经双鬓如雪,满目疮痍。
看着荧屏中的梅与张,仿佛他们从来都没有离去,亦如那样的一种结局只是他们飞往另一个世界的过渡。
梅艳芳扮演的如花已是非人,却牢记与十二少的那个约定。
她一直以为当年和十二少双双殉情,一个信念支撑着她。
人或物有了一个信念,往往能在严峻华丽空泛的现实里找到寥落的平衡点,并不断训练,向内求索。
信念支撑着她只为来到人世间再和十二少的一遇。
多情自古伤离别。
而比较讽刺的是,当年的十二少并没有离开人世,也没有再尝试着为情而死。

整部《胭脂扣》没有对张饰演的十二少做过多的描绘,只是作为一条线索贯穿情节的发展,作为一个信念支配如花没有魂飞魄散。
当最后得知他仍活在这个世上,如花的心底又是怎样一种悲怆。
这种爱是凄凉自私的。爱情与命运一般,有诸多限制,不变的主题。
梅每一个凄迷的眼神,每一个婉转的动作,都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那一点无言的专情与哀伤。
从头至尾,她始终保持着最温婉的容颜,亦如当年的美好。
而十二少,人世间的沧桑已将他剥蚀地只剩下一具皱巴巴的外壳。
影片的最后,当如花终于见到那个她一直牵挂的十二少,一直寻找的十二少,她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将当年他送给她的胭脂扣,还给了他。
从此再无牵挂。
已经弯不起腰的十二少,浑浊的两眼不禁灌满浑浊的泪水,对着如花呢喃对不起。
对不起。
如花缓缓走过十二少,向前飘过,没有再回来。
苍老的十二少久久站在原地,望着如花离开的方向,凝望,长久驻足。
此去经年,时光流走再也回不来。
情何以堪?
当年,张赠给我们愚人节的礼物,来地太猛烈太惨重。有这么多的人为你凝望,为你驻足,而你亦是再没有回头,眷恋这世间的一切。
情怎能堪?
对哥哥的思念还没有完全确定该如何安置,梅在那个寒冬亦又给了我们一身风霜。
又记得那一年坐在教室里,听到广播里放着同学纪念梅的文章,从眼到心,泪液血液,模糊不清。
在那一年,有多少人为你们凝望驻足不舍昼夜。
或许,将对你们的思念刻在海角上,当风吹过,当雨落过,你们能够感知。
能够感知我们世人的微薄感念。
此生胭脂奈何天,每每观望这些曾留下的永恒经典,觉得都是一段新的开始,未曾失去。
唯愿无事常相见。
或许这样正是以它最好的方式向我们诉说曾属于你们的年华,属于你们的故事。
而对于在世的我们,对于仍在挣命寻求希望与梦想的我们,或许是另一种怀念的祭奠,从中观看聆听,欢笑眼泪不思量自难忘。
海角天涯如相望,
此番轮回作徘徊。

初稿于2009年7月
修改于2013年3月.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