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千工程,岂能一拆了之?
据《中国经济网》的消息,近日无锡市政府作出了一个让外界觉得匪夷所思的决定:关闭、拆除该市市区1241个报刊便民亭(棚、摊、点)。“于是自本周一起,早起上班的无锡市民惊讶地发现,他们再无报纸可买。”而负
据《中国经济网》的消息,近日无锡市政府作出了一个让外界觉得匪夷所思的决定:关闭、拆除该市市区1241个报刊便民亭(棚、摊、点)。“于是自本周一起,早起上班的无锡市民惊讶地发现,他们再无报纸可买。”而负责实施这次行动的是无锡市城管局,他们的执法理由是“取缔非法”。这让很多报刊便民亭的业主哭笑不得,因为他们一直都在与城管发生关系——无论是当年买亭子,还是每年上交多达几万元的管理费。
这则消息一经报道便立刻登上了各大媒体的主要版面,短时间内便在广大读者口中引起了热议。舆论几乎是一边倒地站到了无锡市政府的对立面,口诛笔伐汹涌袭来。观望一下不难发现,大部分批评者都是站在普通市民的立场来抒发愤慨的,认为政府的这一做法涉嫌扰民,干扰了百姓的正常生活。当然也有人从法律层面加以分析,认为此举未经法定程序论证涉嫌违法。
我看了这则新闻的第一感觉就是哭笑不得,真是深为无锡市政府的独具慧眼而深感折服。放眼全国,哪个省市没有几万个这样的便民服务亭?可一到了无锡市,一纸命令下来,瞬间之后昔日的惠民工程就成了非法存在!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再看无锡市政府给出的解释更是极度无稽。如果说这些服务亭存在非法存在的可能性,需要停业整顿我们尚可理解,可是全市一千余所服务亭竟然全在清拆之列,这就让人疑窦丛生了?这哪里是整顿非法啊?这明明是要搞产业灭绝嘛!
所以,我认为无锡市罗列的所有的理由都不能成其为真正的理由,真正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无锡市政府决策草率,以粗暴代民主,官本位色彩浓重。而在决策落实的过程中又加以监管不力,导致执法手段粗暴,缺少人文关怀。
其实无锡市政府作为当地的最高决策层,完全有权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自己的城市规划方案,但前提是要科学民主,不能草率扰民。像这个清除服务亭的政策,就明显犯了一刀切的主观错误。执政为民,执政为民,这样的口号每天都在喊,可一落实到细节上就变了味。究其原因,还是决策者没有参透那句话的真正涵义:“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否则,即使你真的认为有这个必要拆除全市所有的便民亭,也自当听取民意,尽量协商解决,将所有从业人员的损失降到最低。可事实很遗憾,自始至终,相关的责任人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官老爷。他们在看到一个城市美好蓝图的同时,却无形中把那些普通百姓的权益遗忘了。我实在想不通,究竟是什么让一方父母对自己的市民的苦难竟会如此麻木?
而作为区政府,在这次事件扮演的角色则更加可耻!
城管部门明知国家和地方政府有硬性规定,即这些报刊便民亭的设置是不合法的,而他们仍然定期收取管理费用,心安理得地享受这份不义之禄。这种做法已经不是简单的作风问题了,而是利欲熏心,公然渎职,罪责大焉!
众所周知,传销是违法的,其最大的罪恶就在于狡猾的不法之徒精心虚构了一张利益诱人的网,借苦心钻营之虚而行买空卖空之实。而此次事件中的所谓的区级城管局的所做所为与这些不法之徒的做法何其相似乃尔!最终承受利益损失的自然是也只能是处于劣势的普通百姓了。
试问一句,面对这样的政府怎能不让人寒心?
颇为讽刺的是,今日面对这些业已沦为废墟的尺幅之地,对于许多人来说,当初聒噪震天的喧哗尚是犹在耳畔。“惠民工程”也好,“为民办实事工程”也罢,总之所有的媒体众口一词,都是“新增了多少报亭,多少早餐车,支持了多少人再创业,解决了多少人就业”。可到头来,却只留得个“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不管怎么说,万千市民无报可看的局面已经造成——其实这还是小事,真正让我们忧心的还是那些以这些便民亭为唯一谋生手段的特困户们,如今他们被人为的原因生生夺走了饭碗。而他们一旦断绝了这样一种谋生的手段,无异于祥子失去了谋生的大车,从此的日子只怕是要平添许多揣摩不尽的磨难了。
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件事情究竟如何收场,真正到了考验无锡市政府领导人的智慧的时候了,让我们拭目以待。
版权声明:本文由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