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歌赛,评委别抢歌手的镜头
央视青歌赛又在进行,与青歌赛有关的话题也就热了起来,正如有文学作品与文学评论同生同行一样,看青歌赛的人,谈谈对这一赛事的感觉和看法,这是很正常也很有必要的。我今天想说的,就是本人关于青歌赛的一些看法。
央视青歌赛又在进行,与青歌赛有关的话题也就热了起来,正如有文学作品与文学评论同生同行一样,看青歌赛的人,谈谈对这一赛事的感觉和看法,这是很正常也很有必要的。我今天想说的,就是本人关于青歌赛的一些看法。若论青歌赛谁在露脸,一定有朋友说:参赛选手在露脸啊!对,是他们在露脸。这样的活动,正是他们露脸的场合,他们露脸是天经地义的!而我想说的是,有些不该突出的人和事,却突出了,这就不太合理了。
首先,综合素质的试题,有些出得过偏。据说青歌赛再早的时候,没有知识方面的考试。那也不全面。后来增加综合素质考试,强调歌手要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达到一定的文化品味和艺术深度,而不是仅凭天然的好嗓音和对个别曲子的掌握就可以过关,这说明,综合素质考试,是设置对了的。但,我想说的,是现在的综合素质考试,在具体的操作上,有矫枉过正之嫌。我感觉,青歌赛上有些试题与音乐知识并无关系。比唱歌就说唱歌,与唱歌无关的知识,拿到比赛上来,让歌手们去答,确实有刁难歌手之感。还有一些题,虽然与唱歌有关,但出题范围过于随意,也过于宽泛。比如拿一段外国当今歌手的歌让我们参赛的人去答是谁唱的或唱的什么曲子,这也有些太为答题人。如果是音乐教材上有的内容,如果是多少年来在世界上就有很大影响的大歌唱家,如果是精典的歌曲,当然可以当作试题。一些并非业界一定了解的内容,就不要进入到试题中来吧。要不然,选手答不上来,或答不全的情况,总是会一出再出。不只选手。如果把那些试题拿出来,当场考试评委,是不是每个人都能答得出来呢?出题,不能仅凭那两个综合素质评为的兴趣,而要根据歌唱艺术的基本要求而定,要有稳定性、科学性、合理性。失去了这几性,那就成了考试霸权:反正是我考你,我想怎么考就怎么考,你答不上来,那是你倒霉!这样一来,就影响了横向的公平:时运好的人,抽到了容易题,分就高。时运不好的人,抽到偏题怪题,分就低!其实,我们应当确认这样的认识:青歌赛,考的毕竟是唱歌,知识不可以要求太深。青歌赛,也不是音乐学院,选手各自的经历的状况不同,综合知识如果要求可以限于基本的知识,不可以要求太高太严太离谱。
其次,对综合素质考试内容的讲解,过多过细。综合素质评委,是高高在上的裁判。我在印象中,裁判,只就是与不是判断,并不讲太多,讲太多了,那是老师在讲堂讲课,就不象裁判了。或许有人会说:标准答案,屏幕上会显示,如果评委不讲,那就失去存在的价值。我以为,话应当这样说:考试就是考试,一切以考试需要为标准,如果考试真的不需要综合素质评委在场,不在场也很正常。当然,有些题答起来比较复杂,会出现一些细致分辩的问题,所以,综合素质评委在场还是很必要的,只不过,他需要判断,而不需要讲太多。判断了,让选手和观众知道标准答案是什么,就可以了。有时需要讲一下,也要简略地说明情况,不宜过多地扯东扯西。节省一点时间有什么不好。
设题随意,人家才不容易答全答对。答不对,评委才有机会多教训几句。有教训的机会,才能更多的卖弄。唯有卖弄,才能更多的露脸。虽然综合素质评委未必这样想。但,客观的效果,未必不是如此。
其实,有学问的人,当了评委,在那里一坐,就有关试题进行判断,这就很高贵、很可以了,不一定再露多少脸,更不要以当场施教为乐。如果借此机会再想风光一番,实在没有必要,给观众的感觉也未必好。
综上所述,我建议:综合素质试题,不要太深太高太偏太,只要求基本的就可以了。综合素质评委,不要讲太多,更不要扯得太远,以判断对错为主就可以了,不要误把考场当讲堂,如果动作错位,那就不好了。青歌赛,需要突出的还是歌手,评委不要抢太多的镜头。
版权声明:本文由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正道,沧桑
下一篇:希望我们的盘子能永远“光”下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