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北的变迁

西安城北的变迁

遨赏散文2025-10-06 09:31:40
西安,古称“长安”,中国历代有13个封建王朝曾在此建都,有3100年的建城史和1100多年的建都史,这里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迄今保留着许多著名的历史名胜古迹。在西安生活近十年了,一直非常喜欢这座美丽而
西安,古称“长安”,中国历代有13个封建王朝曾在此建都,有3100年的建城史和1100多年的建都史,这里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迄今保留着许多著名的历史名胜古迹。在西安生活近十年了,一直非常喜欢这座美丽而古老的城市。与好多西安人一样,我常以生活在这座文化积淀深厚的古城而倍感自豪和荣耀。
自2002年来到西安,我的足迹几乎走遍西安的东西南北中各个区域角落。要问我最喜欢哪个区域,那自然是“城里”——被城墙围起来的中心城区,这里以钟楼为中心,东南西北四条大街上,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商业繁华、人气旺盛,但生活成本过高,不宜我这样的“外来客”居住,只能是利用节假日进城去溜达一下。城西是工业区,每次回老家必然要经过那里,虽然也挺繁华热闹,但总觉得太过喧嚣,交通也比较拥堵,尤其是从城西客运站到三桥这一段路经常是堵得一塌糊涂。城东是老军工区,华山厂、黄河厂、东方厂等国营3大厂在幸福路一带坐落,还有半坡遗址附近的纺织城,这里的城市化进程似乎很慢,多少年来几乎没多大变化,我刚来西安时在韩森寨、等驾坡一带住过几年,虽然那里并不繁华,但印象还不差;倒是长乐路上这些年变化很大,这里本来就是西安的一大商圈,康复路批发市场、轻工批发市场、义乌商城等商业项目聚集于此,每天这里人头攒动,商业气氛极浓。南郊,我一直认为是西安环境最好的地方,这里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密集,文化氛围浓郁;最值得一提的是曲江新区的开发和建设,大雁塔、大唐芙蓉园、大唐不夜城、曲江池遗址公园、寒窑遗址公园等以大唐主题为主的景区使城南增色不少。对于城北呢,我以前没在那里上过班,更不曾居住过,不甚熟悉,刚到西安时也曾去过一两次,印象中那里房舍低矮凌乱、道路坎坷不平,交通赌塞严重;虽然这几年也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的不错,随着外地的地产“大鳄”纷纷抢滩,高楼大厦不断崛起,道路一直也在不断拓宽,但总觉得偏远而荒凉。
西安城北,好多人都知道这是一个曾被称作“道北”(即铁道以北)的地方。在西安,作为一个城市地理概念,“道北”是一个泛称,在西安人口中是它一个有着独特含义的地理名词,指包括大明宫地区在内的铁路以北靠近铁路的地区。在老西安人眼里,“道北”不仅仅是一个简称,而是一个地区、一个群体、一种现象的代表:低洼棚户区、移民居住区、凌乱的建筑、经常停电停水、环境脏乱差、治安混乱……在西安长大的人,都知道一个有关城区差别的笑话:说是在西安南郊,人们见面会问:“孩子考上了吗?”,而在道北,则问:“娃(从监狱里)放出来了吗?”这种流传于西安坊间的幽默,反映的是道北民生凋敝的现实。
同样是一个城市,为何南北两地的差异如此大呢?原来,道北较早的住户是20世纪30年代末,民国政府为阻遏日军的进攻势头,扒开了花园口的黄河河堤,制造了千里黄泛区,造成数百万河南人流离失所。当时,西北地区由于没有被日军涂炭,就成为逃难者出逃的一个选择地。于是,大批河南难民挑着扁担,沿陇海铁路涌入西安,在铁道以北杂乱无章地修建了好多临时民宅住了下来。在这里聚集的大量河南移民后裔,居民收入普遍很低,城市服务较差,因此犯罪率相对较高。据说,以前好多人在这里行走,得说当地流行的河南方言,以换得某种安全感。因此,以前在西安,提到道北,人们总是带着一种鄙夷和厌嫌的口吻。
正是这片被称作“道北”的地方,1000年前曾是大唐帝国的皇宫——大明宫。大明宫是唐长安城禁苑,位于西安市北郊龙首原上,在唐代是长安城三大宫之一,建于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占地3。5平方公里,是今天北京故宫的4。5倍,是法国凡尔赛宫的3倍,是巴黎卢浮宫的8倍,是俄罗斯克里姆林宫的12。7倍,英国白金汉宫的15倍,比当代最炫目的纽约市著名的中央公园还要大300余亩,因此被誉为“千宫之宫”!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一首诗中这样描写过大明宫的雄伟恢宏:“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大明宫,公元7—10世纪世界上规模最为宏大的宫殿群,从高宗咸亨元年时起,唐王朝有17位曾在这里主政、生活,它经历和见证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安史之乱、黄巢起义等重大历史时期和事件;后来,随着大唐王朝的日益衰落,长安城逐渐被毁,大明宫也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终于沦为一堆废墟……一座曾闻名于中华乃至世界的雄伟宫殿,始于荣华而终于毁灭,只留下一个遗址,一个足以与金字塔和万里长城并驾齐躯的大遗址。唐王朝灭亡后的千百年间,人们在大明宫的城墙或宫殿地基上凿洞居住,慢慢形成村落,大明宫不断遭到人为和自然的侵蚀破坏……
历史的车轮转到2008年,西安市政府认识到了大明宫的历史意义和价值,启动唐大明宫遗址大规模保护项目,“道北”太华路周边的城中村、建材市场等建筑被大面积拆迁,10余万道北居民离开住了70余年的家园。在这片土地上,唐大明宫遗址公园的建成,一个新唐风建筑群落的崛起,接通了1000年前的那个辉煌时代,让世人又能再次追寻那昔日大唐盛世的惊艳风流。
大明宫遗址早在1961年就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陕西省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更被国际古迹遗址理会(ICOMOS)确定为“世界级重大文化遗址”,是丝绸之路整体申遗的“东方龙首”。国际古迹遗址理会理事、世界遗产申报领导小组组长乔拉·索拉曾说:“大明宫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一个榜样性和标志性的建筑,具有非常高的城市价值、社会价值,以后还将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通过大明宫遗址保护展示体现中国模式和东方文化遗产保护模式,以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为中心的文化产业师范工程,有望成为向国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推广的模式和样板。”
其实,在西安城北,还有一个著名的大遗址,就是位于西北方向的汉长安城遗址。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际大都会和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都城,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时最长的都城,是汉民族文化形成时期的中心。汉长安城遗址是我国迄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遗迹最为丰富、文化含量最高的都城遗址。
在历史上,西安的城北是一个让西安人倍感荣耀的地方,后来却逐渐没落了,虽然文化遗产和资源很多,却成为影响西安现代发展的一个“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