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肾救女,大爱无言

献肾救女,大爱无言

一壑一丘散文2025-11-24 17:50:52
自2007年6月以来,在太湖人民的母亲河——长河的下游两岸,人们传颂着一曲捐肾救女的动人赞歌。这位义无反顾地捐肾救女的老汉,名叫鲁李来,是安徽省太湖县新仓镇鸣山村榜二组居民,今年60岁了。他的两个女儿
自2007年6月以来,在太湖人民的母亲河——长河的下游两岸,人们传颂着一曲捐肾救女的动人赞歌。
这位义无反顾地捐肾救女的老汉,名叫鲁李来,是安徽省太湖县新仓镇鸣山村榜二组居民,今年60岁了。他的两个女儿都已经出嫁十多年,两家的外孙都在读小学高年级了。老汉的儿子鲁争林(又名文林)也于六年前娶妻成家,四年前已喜添爱孙,一家五口人生活。争林夫妇常年出门在外务工,鲁老汉和妻子曹爱琴带孙子恒鑫留守家中,操持家务。老汉农忙时耕田种地,农闲时帮附近乡邻理理发,早晚接送孙子上下学,这种平凡而充实的生活在本地农村是最常见不过的了。可以这样说,如果不是因为小女儿的病,鲁老汉平静的生活不会引起任何人的关注。
事情还要从2003年说起。这一年的农历二月,鲁老汉的小女儿鲁婵平像往常一样,随同丈夫李正华(汤泉乡黄岗村甘园组人)一道在上海打工。因为身体偶感不适,于是前往医院看病。谁知不看倒不打紧,一看却看出大毛病了——经医院检查,发现鲁婵平双肾衰竭。这对于李正华他们夫妇俩来说,真不啻晴天霹雳。
李正华三岁即失去亲身母亲,在长辈的抚养下得以长大成人,好不容易跟鲁婵平自由恋爱,结婚生子,组成了幸福美满的家庭。虽然山区的生活是清苦的,然而夫妻恩爱苦也甜,小家庭的日子倒也过得融融泄泄。如今儿子李鲁镖寄养在亲友家中,夫妇俩一心想趁这几年多挣几个钱,以后家里建房、孩子读书、赡养老人——要用钱的地方多着呢!谁曾料想到有这种病魔降临到妻子的身上,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啊!在上海,一个来自皖西南大别山区贫困县的外来打工者,李正华举目无亲,深感孤立无援,束手无策。这时,他只好通过电话将妻子的病情告知岳父母。
接到噩耗的鲁李来夫妇也如晴天霹雳,猝不及防。但鲁老汉毕竟沉得住气,他一面安慰女儿女婿,一面劝他们回家乡检查治疗。他想,外地人生地不熟,开销又大,女婿的小家庭如何撑得住?回家乡来,虽说医疗条件不比外面好,但其他有利条件还是很多,更重要的是,有事可以大家扛着——女儿虽然出嫁多年,但总是自己身上落的肉啊!对于她的事,做父母的不能不管。
两天后,惶恐不安的李正华陪着病怏怏的鲁婵平回到了太湖,随即到太湖县人民医院检查。医院门诊部徐医师认真检查病情后告诉鲁老汉,鲁婵平被确认为肾衰竭,建议住院治疗。
在太湖县人民医院住院期间,虽经医生悉心治疗,但鲁婵平的病情却越来越严重了。
4月份,在鲁老汉的支持下,李正华陪妻子到南京检查,检查结果出来后,医生十分惋惜地说:“她的病已到中晚期了,除了肾脏移植手术外,目前其他方法已很难收到疗效,”
医生这番话的含义,李正华夫妇是清楚的,肾脏移植手术几乎不可能。因为对他们来说,换肾的事不但在经费上有问题,而且肾源上更没有着落……
正当李正华心灰意冷时,鲁老汉也在家附近四处访医问药
在小池镇中心村一相同病患者家属手中得到一张报纸,上边登载着北京某医院能用中药治疗好肾病的消息,鲁老汉喜不自禁,跟儿子鲁争林一说,鲁争林救姐心切,毫不犹豫掏出2万多元去取了5剂中药(这种药约4300元一剂)。就这样吃了五个月的中药,鲁婵平的病情也没有丝毫起色。
鲁李来又打听到消息,说是山东潍坊有一人专治肾病,马上赶去求医,花费2万余元之后,也不得不失望而归。
2004年腊月底,鲁婵平已病入膏肓。家里不得已,做了最坏的打算,甚至连寿衣、寿帽都预备好了。这时,心挂幼子、欲哭无泪的婵平却挣扎着,始终不肯咽下最后一口气。
也许是命不该绝,几天后,她的病情又有了一些好转。这时,李正华的三爹说:“孩子,你们这样不行,我这里有500元钱,你们拿去,到娘家那里去,再想想办法吧。”
从此,鲁婵平不断地在太湖县人民医院做血液透析,经历了2005年整整一年,花费7万多元。这时的李正华早已是一贫如洗,负债十余万元。而鲁李来也四处奔波,寻医问药,筹措治病经费。长期的血液透析终究不能解决治病的根本问题,而且其开销也是一个巨大的无底洞。跑遍了县内各单位筹措经费的鲁李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2006年下半年,他终于按捺不住,偷偷赶到省武警总医院,咨询换肾情况。发现换肾所需条件十分严格,于是只好暂时将念头收起。
2007年农历正月初四,鲁婵平和丈夫一道,又回到了娘家。回家后,她找机会同母亲商量,说:“要想我活下去,看来就只有换肾一条路可走了。我家血缘关系最亲的三个女人中,姐姐的身体一向不好,她的孩子也还小,无论如何不能动她的念头。那么妈妈,您老人家能不能捐一个肾给我,让我活下去?”说完泪如雨下。而婵平的妈妈曹爱琴也是五十多岁的人了,当时也是热泪盈眶,说:“孩子,你是我身上的肉,只要能把你的病治好,你要肾,我就把肾给你!”听母亲这么一说,婵平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几年来少有的笑容。不料往医院做血型配对,发现血型不合。
婵平的梦想又一次破灭了。她又陷入了无限的忧郁愁闷之中。
细心的鲁李来看到女儿情绪的变化,他想到女儿的生命,想到了女婿和外孙的未来生活,于是下定决心,捐肾救女。他默默地赶到县人民医院做了检查,发现自己与女儿的血型吻合。于是回到家中,向老伴说明了自己献肾救女的决心和血型吻合的情况,并就家中事务作了交代。老伴一听这话,当时就慌了神。这男老还是家里的顶梁柱啊!万一出了啥事,家里可咋办?况且在这之前不久,儿子在外地家具厂打工时右手伤残,还在住院治疗,媳妇也不在家,家里一大摊子事还全靠老汉啊!
这时的鲁李来,已经是吃了称砣——铁了心,要献肾救女。他不听任何人劝说,径直带着女儿、女婿赶往合肥,到武警总医院接受检查,联系做手术的事情。
2007年5月下旬,他们一行三人带着千方百计挪移借来的手术费,赶到合肥武警医院,遵医嘱做肾脏移植手术的准备。这时家里的棉花钵还有一大半没有安放好,儿子还在上海住院,媳妇在上海边摆小摊边服侍儿子,妻子在家中突发高血压,鲁老汉心急如焚,但硬挺着没有回家,只是打发女婿李正华回太湖医院看望了岳母。事后,他回忆说:“当时做手术的那会子,真不叫人过的日子。我只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