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的岁月

等待的岁月

笑留散文2025-10-25 20:28:38
前年,我写过一篇关于诗的散文,很短,几乎快从我的记忆里抹去了,但那天的夜晚让我很难忘记。那是初冬,雨水湿透了天空,同时也打湿了我久不能寝的睡眠,我只是一直听着雨水。那些声音能让我辨别出是打在水洼里的水
前年,我写过一篇关于诗的散文,很短,几乎快从我的记忆里抹去了,但那天的夜晚让我很难忘记。
那是初冬,雨水湿透了天空,同时也打湿了我久不能寝的睡眠,我只是一直听着雨水。那些声音能让我辨别出是打在水洼里的水上,水泥地的石板上或是飘落在干燥的墙上抑或是瓦背上的位置。
在凌晨三点时,我写下了那么一句话《诗,生命的支点》。
虽然它未曾给过我物质上的清水、粮食、白菜。但她给过我精神上的清水,粮食和白菜。那些郁闷的早晨和黄昏,它一直在安静中给我安慰与勇气。
我在诗页的前序上自豪地写着我自己忧伤的青春。
岁月见证/忏悔永恒/那些残阳里的人影依旧/那些电光火石的故事/还剩多少
我知道有一天,我的思想会干涸,我的血液会凝固。但我会把“人影”和“故事”永远刻在笑容里,那些写在刀剑上的文字会像月光下反射出的寒冷的旧影,指引我走向正确道路。
岁月像甘泉那般透明地流淌着,漫过春夏秋冬的寂寞,混着河水的浑浊。我知道它在向着终点靠近,可是到达终点时,原来走在一起的日子却被撕得粉碎,就像磨盘碾出的面粉,细榍得可以飞起来。
曾有人问过我,为什么总会心安理得地站到孤独的地平线下,面对长长的黑夜独自陶醉。
我回答说我是个容易怀念后悔的人。
属于我的没有头绪的幻觉,就突如其来地充满脑海,那些断过的片段,那些暗淡的意象,如冬日的阳光一样傻傻地洒在毛衣上,温暖泌人。
那是诗,我的诗。
我把它们记下来了,还有许多诗人记了下来,只是我们都在用不同的词语讲叙从现实中走来的寓言,匆匆忙忙的时候,我们理解了生死的意义,看到了岁月用手绢揩去的眼泪,晶莹剔透,撩人心扉。
我去过许多书店,看到了不同的版本《女神》,然后每个版本的前言都有不同的评论,这些平静而现实的评论与书里的语句很不相称,我觉得郭沫若更像一位说客,带着激动而虚幻的口气在说一些定格的事理。狂野而贪婪的正义,焦虑而教条的邪恶,一起浇灌着原本死去的诗。
当我穿梭与陌生的街道,触摸着外地的风俗时,我总是想起那些想死和不想死的人的死去,他们的生命如闪电般,短暂而耀眼,可是他给与黑的天幕撕开了口子后会带来光明,带来糖怡的味道。我似乎能看到海子年轻时的孤独,看到王国维疲惫的严肃,看到徐志摩的笑声,看到席摹容愤懑的爱憎。
我看那些人流下了满含沧桑的泪水,然后我也掉下了悲伤的泪水。
我抬起头看到飞雁与我同向飞行,然后就瞬间地消失了,就像我站在十字路上,一转身,我的背影突然就消失在了别人的视线里一般,让我感到时间过得非常地迅速,路走得极为平坦。
我喜欢一个人走在陌生的城市里,那种自由的日子就像串起的小幸福,从我的胸膛里穿过然后记下它们的喜怒哀乐,成为永久的记忆。
这些模糊的无目的的漂泊,就如一首诗,让我们边走边呤,诉说着曾经和未来,遗忘掉现实的体感。
那些长着绿草的记忆的背面上写着,“高革草黄了,再也藏不住我们的身影,我们会站在留有沟壑的裸露土地上,看着荒芜回忆过去,……
我知道我还有许多经历需要我去充当主角,去亲自经历,我应该耐心地等待着岁月的到来,然后在流落人间的那段时期续写我的历史。我要用诗来写出自己长长的罗曼史,这是我对自己说得最多次数的一个句子。
2003年寒冬忽至,我一个人住在校外租赁的小屋里,房子很大,除了几本书和一张床外,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让我感到自己坐在或躺在屋里。潮湿的水泥墙壁青得发黑,我把自己亲手写的一幅手笔字画就挂在书桌边的墙壁上,每次疲惫之时,一抬起头便可见到文绉绉的铜板纸上的字,正中间一个工工整整的“静”是用楷书写的。
我那时感到格外自豪,莫名的快乐在脸上像撒娇的花,开得妖冶而无邪。
可当一个人孤寂的看它时,心里总有一片复杂的阴云,徐徐地梗塞在通向自豪的大道上。记得为了写出这一个字,我在一个洁白的本子上写了2006个“静”字,当2004个“静”落笔在书桌上时,2004年已经飞一般地来到了二月。那几个月里我看到路上许多一年四季都常青的树,就突然莫名其妙地大片大片地掉叶子。当我手握毛笔点墨时,我竟惊奇地发现墨汁冻得结冰了,我就想到了那些陪伴这个学校十几年的迎客树可能就冻死了,再也不会回到时间的轮回里反复地成长。等到春秋来时,它们就可能永远没入人间了。一想到这儿,我的眼里就有一汪一汪的液体侵如出来,徘徊在瞳仁里。
那个被唤作2003年的时段是悲伤的。
2004年2月写完2004个“静”时,我发现我经过了一个锐变,峥嵘的岁月在那刹那似乎变得出奇地有意义。
我在纸的下端竖写着一首诗,叫《无言》。
我把置身于水生火热的情感纠葛/一一地写进了我的青春的历程/那些疤痕/那些血迹/都如在校外路边的/那一棵一棵的树/默默地被封冻而死/这一切来得恍惚又摇曳/让我看到了世界末日/缓缓远去的余光
我写下这首诗的时候,我就感觉到我的生命也如这些文字一样软绵绵的,灵魂与肉体在渐渐的懦弱地下坠,坠到很深很深的另一个世界。
2003年秋季,我写了整整一个时季的诗,在落叶缤绯,草木枯黄的那一段日子里,我看到小宝、江静、田愁(朋友)过得异常的疲惫。
我总在不经意间与他们擦肩而过之后,然后回过头来互相招呼,说Hi,说再见,我看到他们挤出来的那一丝微笑显得苍老而无助,我就感到有一种莫名的恐慌在心底蔓延。
记忆中的我,写字时非常的平静,写完后就只剩下寂寞,我在白色的横行纸上,手不断地停停画画,眼睛一直注视着笔尖,我能肯定我的眼神一定是空洞的,没有一点挣扎和反抗地随笔移动。
曾经那些如诗似歌的日子,就在我们马不停碲的脚下流逝,穿越过一幅一幅繁华的都市画面,看到未能计算时间的断壁残亘,我就觉得特伤感。
恍惚中,时间和空间交织出的网将我层层包围住,直到我看到自己诗里所预测的那样。我们都会在生活的摇篮里慢慢地老去并死去。带着生活所留下的睡意沉沉地进入永恒的梦乡。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