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摄影这条路上
我的书桌上总放着一本厚厚的摄影作品赏析,闲时我爱打开这本图册,徜徉在影象的世界里,回味摄影的趣味,享受图象的美景。时间就如流沙,在指间轻轻滑过,不知不觉已在摄影这条路上行走了十八年。回想这些年走过的路
我的书桌上总放着一本厚厚的摄影作品赏析,闲时我爱打开这本图册,徜徉在影象的世界里,回味摄影的趣味,享受图象的美景。时间就如流沙,在指间轻轻滑过,不知不觉已在摄影这条路上行走了十八年。回想这些年走过的路,心中感慨万千。快乐的,失落的,成功的往事都演绎着我的人生,虽不精彩,却是一笔难得的财富。
参加工作当年11月,在父亲的支持下,我拥有了渴盼已久的单反相机RICOH–XR2000,开始我的摄影之旅。那时我的目的很简单:我要拍出类似明信片诗情画意的照片。
我拉了几个好友,一同参加职业夜校摄影班的学习,并利用假期不辞辛苦攀山涉水找寻美丽的风景,拍回的照片有一点样子,但垃圾还是占大多数。几年下来,单位的大小摄影赛事,我都没有落空,在报纸上也发过不少照片,但那些照片,我自认是表面化的。应该说,那时的我对美的认识比较单薄,对于作品的深度也不够重视。
即便如此,在那个年代,这已足以让我在单位风光了一把。也因为年轻,在赞美声中有些飘然,人变得浮夸,不懂也不问,不问又不学,结果一直停滞不前。
95年4月,在影友叶的鼓励下,我带上唯一的参赛作品《春水潺潺》,怀着怯怯的心情参加了佛山市《春满佛山》摄影大赛,没想到居然入选了。那是我第一次用慢速快门拍流水,还不曾很好掌握技术,能够入选,实属意外之喜。
由此,我认识了一些坚持“用最差的单反拍最棒片子”的影友,他们邀我外出拍摄,我总是婉拒。我的懒惰,知心人皆知,因此错过了很多交流学习的机会;而家中那一大堆摄影书籍,翻了几次,觉得枯燥便扔在一边,成了摆设。只有市摄影协会每月举办的讲座,是我唯一的坚持,讲座邀请的基本都是国内有名的摄影家,听他们讲授,是一种美的享受,让人受益匪浅。
随后,03年生养孩子,我几乎停止了所有的摄影活动。而在这时,数码时代快速普及,孩子稍大,我心痒痒,紧跟潮流,购置了当时备受摄影师推崇的富士S3pro,重新回到摄影的路上。
毕竟不同于单身时代了,时间和精力有限,拍片子的机会少之又少。而且,隔了多年,我似乎找不到方向,仍在原地踏步,没有任何突破。这,让我相当郁闷。
直到07年底,我在博客上遇到了擅拍生态片的清泉,在他的影响下,我迷上了微距。生态摄影给了我观察世界、了解自然的第三只眼睛,那些突出的形状、结构和色彩,升华了我内心的美。有了它,我发现了从前没有发现过的世界,我的视野因生之而变得开阔。
我恢复了对摄影的热情,不论走到哪里,看到知名的不知名的花卉植物,我都会留心观察与感知,思考怎样才能表现它们的美,慢慢养成了一种关注细节的习惯。
09年11月,在Q群上与擅拍风光片的大学同学宇不期而遇。看了我的两组花卉照片后,他主动联系我,给予了很中肯的评价和建议。和宇的交流是一个很好的提高过程。我们聊天的次数不多,但每次寥寥数语,都能让我思索颇多,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有次,他问我:“拍杂志配图你是完全可以胜任,但如何让作品更有生命力?”我知道他是在婉转地传达信息,我的作品深度还不够。这让我思索良久:世间万物总关情。其实,景物和人一样,也是有生命有呼吸的,拍片的时候,将自己的思想融入进去,片子就有了灵魂——感动自己的所在,也是感动别人的所在。
09年末,读完莲儿的《流光碎影》,突然觉得自己一直在虚耗光阴,平生第一次深刻感受到来日无多,我不能再把时间荒废在无聊的事情上,就算前面还有几十年,亦如白驹过隙般短暂,迫使我加快脚步,紧追梦想。
是的,我内心有一种迫切的渴望,想要飞得更高,看得更远。
幸运的是,在这个时候,我遇到了在网易“易游人”写专栏的孙老师。我主动发了几张照片过去,他很快给予点评意见,并让我以后有问题就找他。当时,我心里挺感动的,说实话,片子拍得好的大有人在,但肯无私地传授技法的人并不多,何况我们原本只是陌生人。
孙老师是很憨厚的摄影前辈,在他面前,我毫不掩饰自己以前的懒惰、不用心,和现在的渴求,他鼓励我:“停滞一段时间,再一用心往往会再上一层台阶,我也有过这样的阶段。多跟专业的摄影采风队外拍可快速提高。”
直到这时,我才像个刚开眼,看见世界在眼前展开的孩子,拼命地想看尽一切,学尽所有,真正开始大量地阅读,从各个领域去吸取知识,以此印证自己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寻找共鸣。
霞浦之行,是我与孙老师的第一次见面。我一再告诫自己:如果自己不主动学习,是没有人会主动教你的。在行摄的四天中,遇到任何不明的地方,我都积极主动地请教孙老师,他很耐心很详细地给予了解答,一些盘桓在脑中多年的问题,就这样迎刃而解。
这次外拍,我不仅仅用影像表达了心情,更多的是学习到一种态度。在拍摄过程中,孙老师“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明白了道理,才能恰当运用”的专业精神,深深感染着我。想起平时在Q上和他聊天,我用错一个词,他都会认真纠正,我便为自己感到汗颜。这种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是很值得我学习的。
霞浦的片子整理出来之后,我第一时间发给孙老师,让他提意见。孙老师的回复让我很意外:“你的作品风格很鲜明,画面简约明快、用光准确、构图颇有章法,向作品注入的情感呼之欲出,画如其人细致而又认真,完全有实力去打比赛,建议你打省会比赛,入省会应该有实力。”
能得到他这样的评价,算是很高了,我既开心,又惶恐。开心的是,这段时间的努力,总算有了成果;惶恐的是,有多少斤两,自己还是很清楚的。不管怎么说,这对我是很大的鼓舞,付出就会有收获,付出就会有回报,一定要坚信,最美的花是开在汗水浇灌的土壤里。
日子有功,经过十余年的沉淀,经验尺积寸累,我对生活、对人生、对自然,或多或少地有了深刻的理解与感悟。虽然,我很清楚以自己的资质没法成名成家,但起码可以培养一种艺术的气质,以专注的态度孜孜不倦地拍摄,用自然平常的心态看待一切。
是的,就这么走下去,不回头地走下去。我不在乎成就有多大,我的生命既然受到梦想的召唤,就义无反顾地追寻下去。
Ps:岁月无情,转眼青丝染白,那又
版权声明:本文由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童年趣事之九:小闯将
下一篇:为你骄傲,我的朋友!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