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两则

论语两则

司方散文2025-03-29 22:12:00
钱穆先生对于易经的议论似乎很有特色。他认为列为六经之首的易经,夫子接触不是蛮多,因为在论语中只有两句话说到了易经,而且这两句后世学者都提出异议,这两句话也不足以说明夫子和易经的渊源很深。其中一句就是大
钱穆先生对于易经的议论似乎很有特色。他认为列为六经之首的易经,夫子接触不是蛮多,因为在论语中只有两句话说到了易经,而且这两句后世学者都提出异议,这两句话也不足以说明夫子和易经的渊源很深。其中一句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也。另一句是: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其羞;子曰不占而已矣。看前面一句,夫子虽然没有把易经推崇到中庸至德的地步,但是似乎在说,认识易经的时间晚了些,如果给予数年时间,在五十岁的时候学习易经,这一生就不会出现大的错误了。夫子是不是五十而学习易经,韦编三绝,我们当然无法考究,只能道途听说,因为这句话是司马迁在孔子世家里说的。钱穆先生考究鲁论时看到的是这样一句话:加我数年,五十以学亦可以无大过也。钱穆先生继续说道: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也就说夫子平时说话并不言及易经,说的都是诗书上的礼节和道理,而不是平常的乡间俚语。易经是一本占卜书,在那时算命应该是很流行的,即使到了今天,易经上的语言很多小孩子也会的,什么自强不息,亢龙有悔,飞龙在田之类。占卜是一种大众文学,甚至是一种民间文学,夫子不说易经的语言也许是可能、可信的。列国策士、外交语言当时都是说诗经作为经纬,都不是说易经语言的。孔子是士族,其子弟虽然有贫寒之士,也不乏世家子弟,说话的时候当然会脱离民间文学,以诗经为礼,以诗书为度,很正常,说的雅言,可信也!司马迁显然是认同“五十以学易”,才会有孔子晚年而喜易,韦编三绝。那么鲁论的说法是否可信?孔子叙而不作,没有留下文章可供参考,能够论证他言行的只有论语,平时不说到易经,那么似乎韦编三绝的说法就有点站不住脚了。第二句说的是恒卦,意思就是孔子说,南方人说如果缺少持之以恒的美德,不要做巫师和医生。也就是对神、对医生的职业,必须有恒卦所示的美德。子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人道未通,安言鬼神之道,这段话提到巫医显然很难得。孔子一生致力于人学,考究人伦之道,只肯讲人间之事,不肯说鬼神之道,在这里正面直说了巫医应该持之以恒,与易经中的恒卦内容相符合。如果前面那一句尚有所争议,这句话却似乎与易经有关。当年钱穆先生,抛家弃子,离开故土,在断壁残垣之间搭建茅屋,草创新亚学院,面对着大陆偷渡而来的学生,应是心情凝重;一袭长衫在课堂上用深情和敬畏的口吻讲述国学应是神情飞扬,妙语连珠。他之所以把这两则论语着重讲出,无疑是存疑存异,给后来诸者一个思维飞扬空间。但我仍然认同“五十而学易”。
其一儒道两家均明源于易经,无可非议。前一段时间,我和一位道观主持喝酒,他认为三教之中,道家取坤卦,取其阴,佛教取乾卦,取其阳,而儒家取舍在乾坤之间。虽然他侃侃而谈,我也不反驳,但心中老大不赞同。佛教说的天上神仙罗汉之事,儒家所议均在人道之间,道家讲述阴柔之道,但此种评论显然牵强。佛教是印度所产,虽与中华文化互相渗透、互相融合,终究不能说是来源于乾卦,更不能说来源于易经。儒家讲究君子之道,易经象词讲的都是君子之道,所以怎么样看,易经与儒家的关系是血肉相连的,夫子作为儒家的创立者,他们之间的关系显然不是个别事例所能推翻的。
其二,易经为群经之首,是因为易经事事皆通。大学之所以被朱子列为四书之首,是因为大学讲的是修心之本。不要以为格物政知、真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国下,好象都是讲究修身之本,然后建功立业,大学之精要全在四字:止于至善。讲的都是存善、向善、为善,只有人人为善,天下才会大治,民生才会太平。易经包罗万象,天地自然,上至风雨雷电,下至花草树木,都在其中,天道地理,讲来讲去,其实说的都是人道,讲的都是君子之道,自强不息。天道是真理,地道是自然规律,天地人三者,不是人鬼神,而讲的是天人和一,顺天乐命,自强不息。易经讲述的都是君子之道,通篇象词都在讲君子当: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敛心聚志,乐知天命,顺应四时,一直到最后的未济卦殷忧启圣,都是在讲君子当怎么样。所谓天地无吉凶,说的就是君子无论顺境逆境都该任重道远,心怀天下,君子之道哪有吉凶?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而已。人生在世,草木一春,哪有吉凶?自强不息而已,易经包罗众理,事事可通,事事可解,人人可解,是故为群经之首,无可推翻。
其三,子不语易经,儒家之道实为君子之道,夫子之道实为人伦之道。夫子说,人道尚弄不通,安能演绎鬼神之道?所以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夫子即使祭祀先人时恭恭敬敬,沐浴静心,但始终将人生有限的精力放在人伦道德之间,不肯庞杂天地鬼神。易经是一本占卜的书,卜问吉凶,但问君子当怎样。天地乾坤,日月水火,风雷田山,所蕴含的八卦图,是古代的意会字,伏羲八卦图也许在结绳记事之时,部落内传递信息一种方式,告诉后来者山上有泽,水草丰茂,山上有水,可以解渴,地上起风,天气转凉,地上坎坷,出行不利,诸如此类,而后来都把这些启示当成神的指意,每试必灵,渐渐演绎八卦图。周易成于殷、周之际,很多卦名都与历史事件相关联,帝乙归妹,高宗伐鬼方,箕子之明夷,西周不雨,故该小蓄,东郊杀牛,不若西周祀祭,故有既济。我等后生诸子,有时不知天高地厚,闲来无事,或以金钱课卦,或折草为卦,试着看看卜问天地之玄机,当卦、变卦、内情卦、间或有之,只是为了读易而求通解。至若鬼神之道,先师请落,这些我不是很看重。周易是不是很灵,这一点即使是课卦之人也不一定懂得,夫子也不是很懂得,他对于这些喜欢求神问卜的人提出,装神弄鬼的人不能持之以恒,则不要占卜。南方人相信鬼神,信巫医,他认为持之以恒,会精通此道,会同样有有所贤者出现,符合君子之道。夫子不言易经,但不菲薄易经,这点也是无疑的,他的学说论述,多在春秋之中。在春秋之中娓娓而来的,是孔门人道之学,观点尽显其中,是故春秋成而乱臣贼子惧。
至若说魏文候最好古,其墓中的易经无十翼,因此考证,十翼非仲尼作,这些都无关紧要了。十翼与孔子有关无关,都挣脱不了易经与孔门之学的紧密联系。孔门之学是君子之学,自然不能象易经一样包罗万象;更不是占星之术。孔门心法的是为善之道,强调的是存善、向善、为善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