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生活条件变化说农村发展变化

从学生生活条件变化说农村发展变化

二蛋散文2025-11-29 09:14:53
我的家乡,是云南省西南边的一个小村庄。作为85后出生的一代,我们小的时候,父母经常给我们讲成长在文革时代的他们小时候生活是如何艰苦。如今,时光一晃就过了十多年,我们85后已经到了快奔三的年纪。而家乡,
我的家乡,是云南省西南边的一个小村庄。作为85后出生的一代,我们小的时候,父母经常给我们讲成长在文革时代的他们小时候生活是如何艰苦。如今,时光一晃就过了十多年,我们85后已经到了快奔三的年纪。而家乡,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我们读小学的时候,离家较远的学生,每次开学时都要由父母带着锅具、柴、米、菜、油、盐等把他们送到学校,周一至周五放学后学生在学校里自己动手烧火做着简单的饭菜吃,周五下午放学后他们带着小提箩回家,周日下午又带着足够吃四五天的米、菜等物品到学校。而离家较近的学生,每天上午放学后自己走路回家吃父母做好的饭菜,下午放学时因为父母还在田地里干活于是回家后自己动手做饭,吃了饭后又去学校上晚自习。这种生活方式,两三年前都还存在。如今,随着国家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每个小学里都办了食堂,每个小学生能吃到营养早餐、免费午餐等,以前那种放学后要学生自己做饭或者走路回家吃饭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历史了。
我十多年前的初中时代,除了一小部分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学生在食堂或者学校附近的饭馆里吃饭外,我们大部分家庭经济情况差的学生,开学时都要带着锅具、柴、米、菜、油、盐等物品到学校,放学后就去学校盖的简易厨房自己动手做饭。而一间厨房里有很多个灶同时生火,于是很多时候厨房里火焰会呛得让人受不了。于是有些同学会找些树枝和买一块大塑料纸,在学校附近的空地上搭个棚子在那做饭。无论是在厨房还是在自己的小棚子里,遇上大雨的时候火总是很小,于是有时候我们吃到的是半生不熟的饭菜。如今,随着国家对农村学生进行补助和农村经济状况的好转,现在的农村初中生放学后就可以到学校食堂吃饭,已经没有一个初中生像十多年前的我们一样放学后要自己动手做饭吃。
十多年前我读初中的时候,每个周末学生都是自己走路回家。我家离学校十多公里,每个周六早上放学后我和一些体力好的同学用一个多小时就能回到家,一些体质弱的同学则要两三个小时才能到家。而那些离家三四十公里的同学,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太阳落山时。那时,大部分人周末回到家后也就只能呆一个夜晚和一个上午,周日吃了午饭后就得带着生活物品去学校。如今,随着经济收入的提高,每到周末时,有的学生会有父母骑摩托车或者开微型车接他们回家,周日下午再送他们到学校。有的学生会在学校门口或者每个村的路口搭乘专门接送学生的微型车回家,周末又搭车而来。只有一些学生,家长为了锻炼他们,不来接他们也不给他们钱搭车,让他们自己走路回家。每周走路回家的这些学生,只有学期结束放寒暑假时因为要带行李和书本回家,父母才会来接他们。
虽然我的初中才过了十多年,但把我们读初中、小学时的生活状况讲给城市里长大的同龄人和现在的农村中小学生,就像我们的父辈给我们讲他们小时候的生活状况一样,是听者很难想象的。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