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油之腻》

赏析《油之腻》

译人散文2025-03-30 03:37:32
冬天是个寒冷的季节,而冷却的不只是一份季节,还和着我们孤单的心灵。于是,众多的生灵便在文海里出没,寻找那么一点点光亮,温暖一颗颗疲惫的灵魂。纵然,不曾相识,抑或不相知,唯大海中灵动的思绪,靠近彼此的灵
冬天是个寒冷的季节,而冷却的不只是一份季节,还和着我们孤单的心灵。于是,众多的生灵便在文海里出没,寻找那么一点点光亮,温暖一颗颗疲惫的灵魂。纵然,不曾相识,抑或不相知,唯大海中灵动的思绪,靠近彼此的灵魂而互放光芒!
每每孤灯之下,在文海中畅游,静静地读着一篇篇文章,品文如品心,仿佛与之面对面进行的心灵交融,随喜随悲。而此刻,我的手中正捧着东风不与的文字,那么,请允许我慢慢地靠近,走进你的心灵,读你。
轻轻地翻开东方不与,一阵扑面而来的香味,久久地围绕在我的身旁;那是一种怎样的香味?如此让人沉醉而迷离。我仿佛看到一个从青葱岁月中走来的少年,清纯而朴素地站在我的面前。用一双明亮而单纯的目光打量这个世界,探问世间一切的未知,或许只有在那个时代背景下才能读到这样的简单而纯洁的心。《油之腻》沿着作者的思绪,让我们走进一个时代,走近一份灵魂,从而迎来了一阵馨香。
《油之腻》这篇文章一开头就给我们讲述了两个不同经历的故事,诚然,每个故事都是离不开油。首先让我们细细地品读第一份故事,一个发生在七十年代的正月里的故事。在这份故事中作者着重于描写,细腻的笔将故事中人物的形态,言行,以及心理刻画得栩栩如生。我们都知道,一个故事的描写主要是刻画人物,塑造人物的性格。而作者的描写细致到了不着痕迹,不露声色,让一份农村人懂礼节,懂尊重,懂节约的形象入木三分。没有经历过那样的年代是不会懂得油的珍贵,生活中丰富的今天,是很想像油的可贵,就连煮面条都要数数几根,面条的油却是几块肥肉,而这样的肥肉不知道招待了几位客人?你能想像一下这样的画面吗?是那么朴素,而节俭!在这个故事中作者没有人物的对话,没有议论,没有抒情,就那么简单的一份素描,却让人物鲜活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很多时候,带给生命的启迪不是用议论和抒情来烘托,而是用心灵体会。当我们读着这样的故事,心便不由自主地走了作者所构思的画面,与作者一起感悟,分享,同而给心灵一份慰藉。
作者在第一个故事结尾引用小孩的话;“你别数了,我妈都数过好几次的。”读到这时,我的心情不自禁地滑落了泪滴。就那么短短一句话,包含了多少农人的勤俭,节约,以及苦难的生活?就那么一句,把整个故事所要表达的思想,表现的意义,直抵心房。可见,油,一个简单的字里蕴含着一份生活的烙印,以及时代的缩影。
打开作者的第二个故事;九十年代学生的生活,当一瓶瓶用油腌制的菜摆上学生的餐桌,那是一道怎样的风景?那是一道菜吗?那仅仅是一份菜吗?不,那菜里点点滴滴凝聚了母亲的爱,母亲的关注与呵护呀!时代背景的不同,品读的心也会有着不一样的感悟。或许有的人面对这样的母爱不屑一顾;心里想,在我学生时代,母亲给我的可是几百上千的生活费。试问,你的母亲给的生活费是你们家的几分之几?而在那样的时代,一瓶用油腌制的菜却是母亲几个月或要用一年的时间才能省下来的生活费用,相比之下,哪一个更能体现珍贵?诚然,我们不能用钱或生活的消费来体现母爱!可是,我们能用心去感受,去品味这份亲切与温暖,博大与厚重。
同样,在这一份故事里,作者把描写,抒情融为一体,语言自然,流畅,抒情浓郁。他说;我吃过那样的饭,很香,一种终生难忘的香味。这样的抒情没有言语的堆砌,没有华丽的词藻,就那么淡淡一句;我吃过,很香,终生难忘。简单而直白的语言直抵灵魂。仿佛眼前就浮出了一抹清香,一抹岁月的芬芳。
回顾往事,在岁月的年轮里沉淀着,作者对油的感悟,感恩,以及珍惜。而生活在现代的我们,何时有过对油的感恩?每每吃饭的时候,都会听到各种各样的喊声;少放油,太腻!以至于很多人一谈到油就色变,可见油没能给现代的人带来丰富而美好的回忆,更多的是害怕。我庆幸自己读到这样的朴实无华的回忆,带给我们是温馨,而温暖的感知。作者的这篇回首,并不是特指回首一种生活,一份爱,而是整整一个时代。作者表达的意境建立在生活的语言基础上,思想是他的骨头,智慧是他的血液;作者的回首在喧嚣的当下开启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在精神与物质和谐中挖掘人性的高贵,灵魂的纯洁,并用自己生命的体验为时代戳上生活的划痕。
回首其实是一种诗性的较量,现实与过往的较量,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岁月磨少的是生活,磨大的是生命的年轮,那一圈圈的生命之轮,承载了生活,朝流,以及时代的变迁,而不变的就是一颗感恩与珍惜的心。在作者的文章中让我们体会到无论时光如何游走,历经的景致在生命中风味依然!这便是体现了作者人性的高贵。在回首的路上,我顺着作者的诗行浅吟,而那些旧诗行也就是我多年寻找的路,那条故乡,母爱,以及时代的路。
冬天是个寒冷的季节,而走在作者的诗行里,我的心将倍觉温暖!
2011/12/11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