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故里,原色乌镇

茅盾故里,原色乌镇

亵人散文2025-03-16 20:32:24
让我知道有个乌镇的,是2001—5(T)《水乡古镇》邮票第3枚《桐乡乌镇》,那沧桑味十足的水墨黑白画面,仿佛在述说着古镇千年的洗炼与沉稳。当电视连续剧《似水年华》播出后,财神湾那让文与英偶然邂逅的逢源
让我知道有个乌镇的,是2001—5(T)《水乡古镇》邮票第3枚《桐乡乌镇》,那沧桑味十足的水墨黑白画面,仿佛在述说着古镇千年的洗炼与沉稳。当电视连续剧《似水年华》播出后,财神湾那让文与英偶然邂逅的逢源双桥,在清风薄雾中诗意地飘摇的蓝印花布,还有黄昏的时候坐在楼上欣赏夕阳的绝美场景,更是让我彻底地爱上了乌镇。
终于在一个秋高气爽的周末,我来到了乌镇。乌镇虽属浙江桐乡,却与江苏吴江接壤,从苏州到乌镇只需一个多小时车程。这次水乡古镇游,我是作为散客随旅游团来的。一路上,导游小姐用好听的声音向我们介绍乌镇:早在春秋时期,乌镇就是吴、越两国的边境,史称吴疆越界,唐咸通年间建镇,镇史已有上千年了,乌镇现存的民居主要是民清建筑,大多数的老宅保存完好,是一个原汁原味、美仑美奂的水乡古镇……
踏上乌镇肥沃的黑土,轻盈地走过《似水年华》里带有象征意味的逢源双桥,走进东栅街,徘徊在青石铺就的狭窄的街道上,看着两边乌青色木结构的老屋,满眼的古朴,让我相信了导游小姐对乌镇的赞美之词。百床馆、民俗馆、木雕馆、公生糟坊、汇源当铺、林家铺子,无不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意韵,以至于我一度怀疑自己是否误入了历史的长廊之中?
原色乌镇真的很独特,具有青铜器般的古朴,典雅得似雕刻版的小型张,唯美得又像一张影写的明信片。作为一名集邮爱好者,我止不住就对千年水镇发出了这样充满邮味的赞叹。
在宏源泰染坊那片空旷的场地上,我终于见到了无数高高挂起的蓝印花布。多少次,文与英就相视无语在这些蓝印花布间,布下是他们曾经停留过的思念。而此刻,风吹过,在飘起的长长的蓝印花布的摇曳顾盼间,是我对《似水年华》深情的回忆。
乌镇是茅盾故乡,来到乌镇,是一定好仔细参观茅盾故居了。走进茅盾故居,但见内部的布置虽然简单,却散发出特有的书香气息。隔壁的立志书院,是茅盾少年时的读书处,文豪亲笔手稿《子夜》的经典片段就刻在木墙上,其前是茅盾凝神沉思的头像。
伫立在文学巨匠的头像前,我对茅盾的创作人生充满了崇敬。茅盾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革命作家、文化活动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同鲁迅、郭沫若一起,为我国革命文艺和文化运动奠定了基础。他创作了《子夜》、《蚀》、《虹》、《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霜叶红似二月花》、《清明前后》等大量杰出的文学作品,其中许多作品被翻译成外文,在各国读者中广泛传播。
在立志书院门口,我买了一本名为《文学巨匠茅盾》的新书,此书由桐乡郑彭年所著,封面图案是茅盾坐像和《子夜》手稿。望着手中的书籍,我很高兴,因为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与《茅盾诞生九十周年》纪念邮票的第2枚同出一辙。封面所选的茅盾坐像与邮票上的茅盾坐像来自于同一张茅盾中年时代的照片,所配背景都是《子夜》手稿,甚至连两者沉稳的色调也完全一致,真是太妙了。
以一种无比愉悦的心情,依在水边古旧的“美人靠”上,我翻看着《文学巨匠茅盾》一书,渐渐地,我忘了时间,我忘了归回。此刻,我已与乌镇完全已融为一体了。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