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雪在林中尽,春从心上归
那木的红袖文集签名一直没变:一个近乎木讷的人,觉得梦比生活真实。现实中的林子,也许质朴而不善言辞,而在网络里聊到诗歌时的那木,则是神采飞扬,谈笑风生,他随意敲出来的对话常常是诗意、精彩、经典和睿智的。
那木的红袖文集签名一直没变:一个近乎木讷的人,觉得梦比生活真实。现实中的林子,也许质朴而不善言辞,而在网络里聊到诗歌时的那木,则是神采飞扬,谈笑风生,他随意敲出来的对话常常是诗意、精彩、经典和睿智的。那木个性敏感、谦逊和侠义,而我肯定一个“觉得梦比生活真实”的那木,内心一定是绚丽多姿、浪漫活泼的,也只有这样一颗诗心,才能在时光的长河里熠熠生辉,唱响生命和春天的歌谣。那木和我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我们都是如此深爱着诗歌。虽然那木是以一个诗人的方式坚持创作,孜孜以求诗歌技巧和诗情表达上的突破,这点可以从他的诗观得到验证:节奏、力度与思辨;真实、贴切与婉约;角度、技巧与无痕;关照内心与大众,同时注重趣味、个性、生动,有“新鲜感”和“超越性”。那木无疑是个认真写诗的诗人,他的诗歌首首精雕细刻,句句耐人品味;我却始终是认真读诗的人,作为一个诗歌忠实的欣赏者,常常会为一首诗欣喜或者流泪,遇见和爱上诗歌的人生,是如此的生动和幸运!正如钱穆先生所说:“我哭,诗中已先代我哭了;我笑,诗中已先代我笑了。读诗是我们人生中一种无穷的安慰。有些境,根本非我所能有,但诗中有,读到他的诗,我心就如跑进另一境界去。”诚然。
那木诗歌给我最初的震撼是他2006年在红袖飘红的第一首:《卓玛与阿嘎》,我惊叹于这首诗歌独特的角度和巧妙的构思,以及其中丰富的地理知识和人文内涵,正如红袖编辑推荐时的点评:“用一个爱情故事串起青藏铁路建设的壮举、雪域风情、地理风光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景象,弘扬了时代主旋律。”;那木的另一首飘红诗歌《一万次祷告》通过多种角色变换,表达了诗人对身患脑瘤好友感人至深的祈愿和祝福。在那木不多见的爱情诗歌创作中,《远情》是刻画细腻和唯美的一首,获得大家一致好评。诗歌中妹妹三次的苦苦追问:“马儿呢”?“花轿呢”?“哥哥,你哭什么”?声声动情,字字催人泪下。爱已逝,而情难消,这份隐隐的遗憾如“豌豆花的淡紫”在各自生命里静静流淌,在两个人心底蔓延成了的地老天荒。
我与那木诗歌真正的邂逅是2009年,在华讯论坛的诗歌版块。那木的组诗《春天的信笺》在华讯论坛2009底迎新年的诗歌竞赛中脱颖而出,荣获第一名。初读这组《春天的信笺》,适逢一夜大雪,覆盖了这俗世的喧嚣和尘土,而,这样的夜,这样的宁静,这样的寒冷,最适合倾听。轻轻打开这封寄往春天的信笺,和那木一起,走近春天,走进春天。
这组诗歌以《和时光对话》开篇,诗人伫立在时光的长河之畔,让思绪逆“逝川”而上,沿着一根初生的白发,走回髫髫童年,那些换下的一颗颗小小乳牙,是当年那些终于没能实现的一个个小小愿望吧?而今,长成的我,行走在这动荡的尘世,不知我的疲惫中,还能不能有面对人生未来风霜的坚强?
第二节,诗人情不自禁回想起儿时游戏的场景:玩沙雕,玩堆积小山,玩用手挖掘小河等等,而,时光如流,天真无瑕无忧无虑的童年,已经留在了过往,也沉淀在了记忆深处。当我们生命在岁月的磨砺中有了长度的同时,那些沉淀下来的记忆,也让生命有了沉甸甸的重量。
这首结句十分从容:
眼中忽有一群金蝶在寰河上跳舞
我必须为落日的幸福欢呼
虽然前两节作者站在寰河之边,不免感叹“逝者如斯夫”,然而,在诗人的想象中,当人生走近终点,如落日余晖映照在童年和故乡的寰河河面上,金光闪闪,恰似一群金色的蝴蝶在河面上跳舞,这个场景这个想象,使诗人感到由衷地开怀和欣然,即便真的老去,一样是幸福和从容。
第二首《春天的信笺》,从细微处描述了春仙子翩然降临尘世时种种吉祥的征兆。
我喜欢断枝、稻草遗骨似的
形状,还有它们或硬,或柔的身韵
在用它们搭建的巢里
我喜欢窥伺鸟儿和衣而睡的
心事。
鸟巢也许是诗人内心的珍藏,一切被珍藏的事物都那样美好、熟悉、安宁、甜蜜而温馨。而远处,春天正在一声春雷中,在一场春雨的滋润下,悄然生长,“嫩草正蹬着细腿,虫子在暗处呼吸”、“让天空破身,让大地的胃塞满惊喜。”的拟人修辞手法运用得十分自然生动。这段描写在意境上有“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的默默温情。这春天的新生,让诗人内心充满希望,落在一封信笺上,成为一个喜悦的手势,是诗人迎接春天到来时无比喜悦的心情。
《归》这首,由一只雨燕回到天空开始,由一只黑鸭子回到春水开始,由野花们萌动的新绿开始,由大自然一个崭新的轮回开始铺展。第二节则是从大自然的回归,转接到诗人内心的回归,“他”走在心灵返依大爱的路程中,期盼自己可以成全众多人在春天里的相遇和相知。“他走着走着,世界窗明几亮”,正因为这种广博的胸襟,诗人看在眼里的世界也愈加澄明和清澈。
《听风》是比兴手法的典型运用:“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引譬设喻;“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上午风很轻,隐约传来的“信天游”、“腰鼓、唢呐声”、“山丹丹的花香”,都是烘托当初和“你”相遇和相知时分,我内心甜蜜的沉醉。把“下午的风”比成“扬起的巴掌”,说明风很大很急剧,而“旗杆折断”,“破碎的波峰”,“落叶跑远”,“鸟无踪迹”,则是渲染“你走了”带给我内心空落落的感受。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惘然。”
这首第三节是巧妙的转折和归结。其实,听风不是因为喜欢风,是为了感知那些曾经的感动和“你”曾经的存在。那些感动和那个“你”,是泊在诗人心上一缕永恒的思念和疼痛。
这一组紧扣春天的主题,每一首诗情都源自时光的一个瞬间或者生命的一部分,每首又各有独特的立意和角度。
窗外冰天雪地,寒风凛凛,而我坐在一封春天信笺的温暖中央,等冰雪融化,等莺飞草长,等鸟语花香。
附:《春天的信笺(组诗)》
文/那木
☆和时光对话
这时候,我允许自己默诵逝川
沿一根叫白发的小路行走
当年扔到屋顶的下牙没长成瓦松
当年埋在床下的上牙也没能出土
现在的牙齿还在浮世游荡
我怀疑它还能
版权声明:本文由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