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还剩下多少时间来行走
行走,是人类从远古的猿开始进化的一次巨大跨越,因为行走,人类开始可以看得更远,看到更多。行走,是人的生命初始,便逐步开始学习掌握的一种技能。公园里,我看到那些呀呀学语的孩子,在大人的辅助下,迈开稚嫩的
行走,是人类从远古的猿开始进化的一次巨大跨越,因为行走,人类开始可以看得更远,看到更多。行走,是人的生命初始,便逐步开始学习掌握的一种技能。公园里,我看到那些呀呀学语的孩子,在大人的辅助下,迈开稚嫩的脚,开始学习行走,笨拙又莽撞。我还看到那些杵着拐杖的老人,步履蹒跚又缓慢。突然,我看到一个乞丐,光着脚板,黑黑的脏得已经看不清皮肤本来颜色的脚,却还是走得平稳自在,可能脚底已经长出了厚厚的茧,所以他对冰冷的地面反应迟钝。看到这儿,我突然想起一句话,人们常常说起的:“当你看到有的人没有脚,你还会在乎你是否有穿鞋吗?”现代科技的发展让我们少了许多行走的必要性。坐在汽车里,我们享受着代步工具的自由,想到哪儿,随心所欲。坐在电脑面前,我们享受着各种网络平台提供的快捷服务,想购买什么,信手拈来。我们缺少了许多行走的机会,于是,我们也少了很多观看人生沿途风景的时间。领导下基层调研,坐在空调大巴里,走马观花逛一圈,也算是深入基层,访民情、解民意。新农村的田野里,在人们眼里看到的几乎全是一层表皮。他们似乎不会去关注大片试验田里麦穗儿根部的枯黄,而只看到了表面那层青青的麦浪。少了行走,人们丧失了更多了解事物的过程,于是时间显得是在浪费,感觉像是过得紧张而充满节奏感,实际上变成了形式主义的过场。
在国外,许多年前还没有那些动物外形的摄影设备代替人手摄影时,探访热带雨林奥秘的摄影家和动物研究科学家们,他们每走一个平方公里的路程,要花上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从每一片杂草、每一块丛林,捕捉掌握动物们的生活习性和出没路线。记得一位摄影家,为了捕捉一只豹的生产过程,而不出任何闪失和意外,他并没有把摄象机固定在某个角落,而是亲自埋伏在那里,整整3天时间,只喝水和吃压缩饼干。这位摄影家的足迹遍布热带雨林方圆几百公里,每一块沼泽地,他都心知肚明、了如指掌。
有人说,行走只是一种过程。走完这一程,剩下的东西就是回忆和品味。我不否认。小的时候,从学校到家的路程,就只有短短的20分钟时间,可要穿过8家各种店,有卖百货的,有卖糕点的,有卖服装的……而每次我单独走这20分钟的时候,路途总是显得很远,我走得有些疲倦。而每次,假如有同伴一起走,一起聊着天,讲着一天里的趣事,或互相给对方讲一个小故事打发时间,这一段路程总是显得那么轻松,很快就到家了。于是我又在想,是不是从孩提时代,人就开始慢慢适应了与人为伴,需要这样一个在旅途中和自己一起分享的人?
我总是这样认为,时间不够用。我怕自己浪费太多的时间,而把那些应该用来在旅途和同伴一起分享的时间,花在了无聊的打发中。所以,我爱上了旅游,不管去向哪里,只要有人和我一起说话,有人愿意聆听,有人愿意倾诉,我都觉得是一种享受。世界之大,大到我们的脚步几乎一出门,就是不曾触及的地方。世界又是那么小,小到凡是脚步能触及的地方,都布满了大大小小的足迹。如果我是一个人,我也许要花一辈子的时间,或者还走不到别人花一分钟时间踩过的地方,所以有的时候,我宁愿把自己当成空气,只要有人在的地方,那里,就可以有我的感悟存在。感受他人的感受,分享他人的感受,也就显得那样自然而然。
喜欢一种声音,火车在轨道上运行的那种声音,那种在路上的感觉,远比飞机上升与下降时的眩晕要来得更长久和惬意……喜欢一种触觉,大片大片的雪花飘落在脸上的感觉,尽管脸有可能早已冻得毫无知觉,仍能感觉到雪花在皮肤上遇暖融化的过程。于是在极寒的地方,心可以变得温暖……喜欢沙漠、旷野,喜欢倾听从遥远的地方传来的布侬铃寂寞之旅的声音。喜欢从震撼人心的《可可西里》去触摸来自灵魂的信仰和意志……喜欢寒冷。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喜欢在一个寒冷的角落里,聆听自己心脏的声音……喜欢黑暗。在黑暗的世界里,凝视关闭着的门缝处,那闪烁着的一丝亮光……喜欢写下这样那样的随笔和记忆,敲打出心里的声音。
喜欢一个人,在无声无息中听着自己喜欢的音乐,感受来自灵魂的共鸣,什么也不去思考,什么也不去回忆,什么也不去遐想,仅仅只是感受。感受孤独,感受黑暗,感受冰冷。带着自我的狼性,带着对这世界追逐行走的梦想,坠入永夜。
版权声明:本文由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体味一种生命的快感
下一篇:七月,落笔凡尘,凌乱不成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