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歌赛——随想点滴之四

青歌赛——随想点滴之四

挞煞杂文2025-10-23 16:58:38
今年的青歌赛上,变化最大的就是观众和评委参与多了——注重了参与性,注重了人文和谐。这是一个亮点。说到参与,我记下了几处让我感受最深的片段。1、“演唱,重要的是技巧还是情感?”还是集体赛开始不久的一场赛
今年的青歌赛上,变化最大的就是观众和评委参与多了——注重了参与性,注重了人文和谐。这是一个亮点。说到参与,我记下了几处让我感受最深的片段。

1、“演唱,重要的是技巧还是情感?”
还是集体赛开始不久的一场赛事上产生的问题。一位流行唱法的选手让评委们打出了悬殊很大的分数。赛事的第二个环节中,马上有观众打来电话,询问。随后检审组提请两位评委作解释。原来,他们打出不同的分数是因为对选手演唱技巧的肯定和演唱情感的否定。
演唱,需要技巧还是情感?
不同的评委会有不同的解释。都有道理,作为听者的我们都能收益。是啊,如果歌曲没有了感情,那它也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了,人类的情感很多的时候是无一言表的,而音乐却能如入无人之境深入人心,即使是傻子,听到音乐也能产生一种共鸣——试看最近央视八套《老柿子树》,那曲主题歌不就是从金娃嘴里吼出来的么,那么震撼人!
可是歌曲光有情感也是不完美的,演唱技巧不仅能看出演唱者的功底,也能让歌曲的情感抒发如虎添翼。
但是,两者绝对不能分离——情感和技巧如同歌曲生命中的父母,不能缺少。分离了,歌曲的生命自然也就不够完整了。
这个道理,好像谁都知道。只是,歌手们,往往不知道该怎样在演唱的时候恰如其分的通过技巧诠释情感。
这个,有点像写作——真,是文字的生命。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字的力量来自我们的思想和情感。真情是文章的灵魂。但是如果文章没有章法,不讲写作技巧,那么文章仅仅只有真实存在,就没有了艺术的魅力。
同样的,我想起语文教学中的辩证统一的问题来——千百余年来人们争论不休的问题: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两者缺一不可,而如何在实际的教学中融会贯通,就需要我们用心去体味了。

2、“什么是好歌?怎样能唱好歌?”
这个问题是观众提出来的。
很有趣的是观众请检审组的严肃老师解答这个问题。
对于严肃老师估计没有人不知道吧。半个世纪以来,他下连队、走营房,写出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军旅歌曲。像《我爱祖国的蓝天》、《军营男子汉》、《长城长》等,不仅在部队,而且在社会上被广为传唱。这些歌气魄大、感情浓、叱咤风云、壮怀激烈,充分反映出作者对祖国、对党、对人民子弟兵的厚爱。除了相当一大部分军旅作品之外,阎肃创作的京味歌曲同样佳作甚多。比如《唱脸谱》、《故乡是北京》、《前门情思大碗茶》、《雾里看花》等等。这些歌词,写得纤巧准确,流水行云。帅、美、俏,情醇似佳酿,令人陶醉。他德高望重,作为检审组的成员,真的是无愧。
听到观众要求严肃老师回答“什么是好歌,怎样才能唱好歌”的问题,我也专心的聆听,不仅仅是想知道答案,也想看看这位音乐界的老人是怎样理解的。
我的专心聆听没有让我失望。虽然严肃老师对于如何唱好歌没有做专门的回答(他说他不会唱歌,需要请专家回答),但是对于什么是好歌的回答让人再次叫好。
什么是好歌?“词好,曲好,唱的好,出来的时机好”。这是严肃老师的回答。
我很喜欢他说得最后一个观点——出来的时机最好——并不是我认为这个观点最重要,而是我觉得严肃老师的观点能够紧跟时代的发展。作为一位老人,在我们的眼里,应该是保守守旧传统的,而严肃老师的断语却让我们看到了音乐的发展不仅仅是年轻一代的事情,确实,音乐无国界,音乐无年龄之分啊。这也是音乐最大的魅力之所在了。
“真心真情拥抱生活,拥抱这个时代就能写好歌。也就能唱好歌。”这是严肃老师关于如何写好歌唱好歌这个问题的最后总结。而我,也从这句话看到了一种人生的哲理,阳光的哲理——真心真情拥抱生活,拥抱这个时代——生命也便会更有意义。这不正是我们所期待的生活吗?

3、“选择适合自己的”
原生态、流行唱法、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各种不同的音乐风格让我们在青歌赛场享受了一次盛大的视听大筵。
评委们和观众的审美情趣越来越高,用通俗的说法就是大家越来越会看了,所以不断的有选手和观众去电询问:怎样才能唱好歌?怎样才能在比赛的时候获得高分?——是迎合评委的口味?是用技巧博得赞赏?是用情感打动观众?还是用名家作品引起轰动效应?——为了能够展示自己的才华,为了能够站在舞台的最高点,也为了能够和所有的观众一块分享音乐的魅力,选手们包括观众们都在思考这个实实在在的问题。
好像是相约好的,无论是第一现场还是第二现场,评委和嘉宾都不约而同的说出了一个秘密:“选择适合自己的——”
这是个绝对正确的秘密:只有选择了适合自己的,才能入心入情,才能感性感情。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流行的时尚很诱人。但是,并不是每一个精彩每一种时尚每一类流行都适合自己。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的故事深得人心,就源于没有选择适合自己的,一味的效仿也许会换来一时的成功一时的喝彩,但是最终会失去自我。
有一则《井蛙归井》的寓言故事:
井里的青蛙向往大海,请求大鳖带它去看海。大鳖平生第一回当向导,非常高兴,便欣然同意。一鳖一蛙离开了井,慢慢前行,来到海边。青蛙见到一望无际的大海,惊叹不已。它“呱呱”大叫,急不可待地扎进大海的怀抱,却被一个浪头打回沙滩,措手不及喝了几口咸水,还被摔得晕头转向。
大鳖见状,就叫青蛙趴在自己的背上,带着它游海。一蛙一鳖漂浮在海面上,乐趣无穷,青蛙也逐渐适应了海水,能自己游一会儿了。就这样,它俩玩得很开心。过了一阵子,青蛙有些渴了,但喝不了又苦又咸的海水。它也有些饿了,却怎么也找不到一只它可以吃的虫子。青蛙想了想,对大鳖说:“大海的确很好,但以我的身体条件,不能适应海里的生活。最要命的是,这里没有我能吃的食物。看来,我还是要回到我的井里去,那里才是我的乐土。”
于是,青蛙向大鳖告别,回到了自己的井中,过着平安快乐的生活。
原来如此,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无论是选择歌曲,选择生活,还是选择教育。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选择了适合自己的,才能做最好的自己。
李开复先生在《做最好的自己》也说过:“做最好的自己”是通向多元化成功的必然途径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