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烟”事件,真的让记者栽倒了?

“天价烟”事件,真的让记者栽倒了?

陀螺杂文2025-07-21 07:12:22
近日,《西安晚报》记者石俊荣因报道“天价烟”事件而遭“停职检查”,而其供职的报社也同时被按照上级要求从即日起禁止出现任何监督或者涉及政府的负面新闻,一时间成为广大网友关注的热贴。石俊荣之所以这么出名,
近日,《西安晚报》记者石俊荣因报道“天价烟”事件而遭“停职检查”,而其供职的报社也同时被按照上级要求从即日起禁止出现任何监督或者涉及政府的负面新闻,一时间成为广大网友关注的热贴。石俊荣之所以这么出名,是因为他日前写了一则颇有影响的消息,披露陕西大荔县委书记慰问贫困老党员会场出现天价香烟。这个香烟叫“九五至尊”,因当年引爆南京江宁房管局局长周久耕贪腐案而扬名。
当年的“天价烟”事件,由于广大网友及舆论的推波助澜,最终让周久耕栽倒为结局,大快人心。而在这次“天价烟”事件中“因烟获罪”的不是被披露的抽烟者大荔县委书记,反而是报道此事的记者了。当事方的解释为:记者未到现场实地采访,报道“影响陕西形象”、“影响大局”。因此,石俊荣“因烟获罪”这一事件,马上引起广大网友关注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并有不少名人纷纷站出来为石俊荣打抱不平。《中国新闻出版报》社长姜军指出,这是对正当舆论监督的一次公然挑衅。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一位处长也表示,报道没有不当,地方滥用职权…
难道,石俊荣的新闻报道是凭空捏造的?经过认真查看,大家都可以看到,原报道有图有真相,应该不会有假吧?尽管,该县县委宣传部部长对此事作了一番解释,声称:“这盒烟是村支部书记拿的,里面只有两三根。村支书说是自己战友给的,不知道什么烟,拿来让领导们品尝一下。县领导发现是‘九五至尊’香烟后,对村支书进行了批评。”
由此可见,石俊荣的新闻报道是如实报道的,并没有造假的成分。但如今,当地有关部门对此消息的定性是“涉及政府的负面新闻”,“影响陕西形象”,“影响大局”。我们现在常说的“负面新闻”,实际上就是批评报道。我真的想不明白,当地的官员和有关部门为什么这么害怕批评报道?这么害怕记者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温家宝总理曾经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同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然而,在时下的中国,却有不少地方政府官员在对待新闻媒体批评政府的报道时,存在着极大的抗拒性。从“防火防盗防记者”到强令记者停职、“禁止出现任何监督或者涉及政府的负面新闻禁止媒体报道”,这种行为不仅暴露了官员只能听奉承之言而不能听批评之声,对报道的问题不能正确认识、端正态度,对自身存在的问题没有丝毫改正之心,同时,也暴露出官员对“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恐惧!
从石俊荣被停职这一事件中,恰恰反证出了当地政府害怕批评报道和害怕群众监督的心虚一面。因为,石俊荣报道的这一新闻背后,很可能涉及当地官员作风、甚至腐败等问题,当地政府、特别是其上级机关对待这件事情本应感谢记者报道并深入调查,依法按章处理,把真相公布于众。但事实却是蹩脚的辩解加上粗暴的干涉,官员利用自己手中的公权,极力阻止负面报道,甚至对敢于进行批评报道的记者进行打击报复,这是多么令人感到心寒的一件事啊!
然而,让人可喜的而是,现在已是一个新媒体异军突起的时代,已是一个公民意识觉醒的时代。作为一个政府,如果还像过去那样,遇到问题不想着自我检讨,反而要靠强权去堵住舆论的嘴巴,去堵住网友的出声,已然没有了市场。微博+曝光+民智,全新的舆论生态下,谁都别妄想以淫威糊弄民众。如果你还想尽办法去捂、杀鸡儆猴去吓,试图封锁消息铲除后患,就要小心把事情越闹越大,最终还可能“反误了卿卿性命”。
上次,因为“天价烟”事件,把周久耕局长送进了监狱。这一次,还是“九五至尊”、还是“天价烟”,涉事记者却先被放倒了。但我想在这里提醒的是,我们现在千万不能把注意力转移到石俊荣被停职这一事件中,而是要把目光继续关注到“天价烟”事件的背后,甚至要追究这些“天价烟”的来源,以及追究这些“天价烟”到底是公款购买还是谁人赠送等等细节?又有谁知道,石俊荣被停职检查的背后,是否会在不久的将来“引起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呢?石俊荣目前确实是栽倒在“天价烟”事件上了,但今后比其栽倒得更惨的恐怕还是让其停职的当地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吧?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