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虎阜诗话(四十四)
之贰佰叁拾陆,诗之取意,如画之取景。若欲山之巨,必先画人之小。此相对得其态也。海陵风之歌有诗:“七万年前灾害频,世间竟剩两千人!可知此刻坛中士,尽是当初劫后身。”此以七万年说此时之珍贵,以两千说六十亿
之贰佰叁拾陆,诗之取意,如画之取景。若欲山之巨,必先画人之小。
此相对得其态也。
海陵风之歌有诗:“七万年前灾害频,世间竟剩两千人!
可知此刻坛中士,尽是当初劫后身。”
此以七万年说此时之珍贵,以两千说六十亿之消长甘苦也。
贵州山高有诗:“缘灭缘生事,僧声朗朗中。”
此以佛声朗朗说造化之无形。最得其意。
之贰伯叁拾柒,诗之发语,如人之开口发声,声律之中,犹需悦耳适气。
例同是五绝七律,用字之妙,概无常态。有得势如切金断玉者,有得韵如流转如波者。
泉名游赤壁,用助词入诗,曰:“挹爽楼前花自笑,酹江亭上客无疑。桑田沧海徒为尔,野鹤闲云劲赏之。”
余到天池山,亦有诗:“大壑藏拙如此耳,春风即渡有时焉。”
“短长行走归诗耳,幻醒狂歌于喜乎。”
句无常态,音节得势。可知。
之贰佰叁拾捌,数字入诗,非在取其数字,诗人化其意也。每在两句之间,错落以后,化其意而得之势,势复转成境。此诗之妙处。
卓文君有句:“万语千言道不尽,百无聊赖十凭栏。”所用“万,千,百,十”,虽明知无一字为的指,然觉每字极切,易一字而不能。
少陵有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看其用字之动势,化得妙境。
中原林间流水,游孔庙得诗:“大成殿里问先师,多少哀荣可自知?一部春秋传后世,十分无奈入新诗。”
余曰:“一部春秋,似确指而实是化春秋之意。虚说也。十分无奈,看是虚说而即实指也。”
诗有境界,法门无数,其中消息,实难尽言。
之贰佰叁拾玖,余每有言,咏物之极妙,则其神采必非止在物,诗人一心,驾物象而到人情,复化人情至于物性,似此物我浑涵,乃尽其咏。
闽东昙园伊人,步韵黄仲则得数十韵,中有句曰:“昙开幻夜谁迁就?莲出尘湖泥染成。”
余曰:“物我两融,宛自天成,然非天工者,人或如此乎。”
之贰佰肆拾,诗发乎情,贵乎真。穷通诗法前人者,若拘。终止乎摹形,不得其神采。
中原微笑天天,有句:“私心犹记春时梦,只是思来已不同。”
余曰:“此意前人多出,此句前人亦足。然觉鲜若水上莲花者。概此是真性情语,无关诗法前人。”
故知:“诗意无定,根于诗人无定,一人有一性情,一人有千百事,故万人有万异。百事有百态,一到诗中,便是不同。”
诗意,性情所在,绝不可言借化二字。
版权声明:本文由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办卡费,岂能要多少就给多少
下一篇:女人的秘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