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北京马式教育理念的些许理解
本人拙作《马宇歌的成长经历令平民教育高山仰止》一文,被《中国教育学研究》以《当代著名教育家马弘毅先生杰出教育思想实践初探》为题诠释,并被国内几十家大中型网站转载后引发了业内的广泛争论。由于所站角度不同
本人拙作《马宇歌的成长经历令平民教育高山仰止》一文,被《中国教育学研究》以《当代著名教育家马弘毅先生杰出教育思想实践初探》为题诠释,并被国内几十家大中型网站转载后引发了业内的广泛争论。由于所站角度不同,对于本人原作观点理解莫衷一是。虽然本人已在此前发表过一则声明,可是由于仓促,未能完全表明本人观点,今据最近网上争论,奉献此文,与网上关注此话题的诸君交流教育理念。其实这只是我偶感而发的一篇不成熟的文字。看了《中国教育学研究》的诠释与各网站转发的文章,我之所以发了个声明,一是怕误导舆论,产生贵族教育优先平民教育的观念;二是里面的一些与主题无关的词语,容易给“网络管理方”授以口实。影响网民探讨教育理念。其实我也是很关注国计民生的,虽然位卑言轻,也常常有反映现实的文字,期望能把民间的情况上达天听。至于社会变革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适合这种场合讨论。如果必要可以另作理论探讨。关于那个声明,我的第二个担忧是,深恐为那些期望在教育上发财的人据为依据。影响国内教育的公平发展。毕竟公平教育权利才是最大的公平。
其实在这个问题上我也矛盾,首先主观上我倡导公民教育的公平发展。可是又不能不在客观上正视贵族子弟教育的优先性。所以我期望表达这样一种愿望,即政府致力于国民教育的公平发展;但对于那些想享受时代标准的优质教育的贵族子弟,也不要让他们都跑到国外去,造成国家人才与财产的流失。所以建议国家在加大平民教育投入的情况下,允许个人在政府的严格监督下,依靠对贵族子弟的高额收费,来办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似英国公学般的贵族教育。但这部分教育的经费应由贵族家庭来承担。政府监督机构,要监督这类学校,配置最先进的教育设施,实行最先进的教育管理。不能象现在全国绝大多数的城市里的私立校那样,象征性地(按普通公办校的标准)配置教育设施,既然是先进教育,就要按世界最先进的标准配置。更不能象绝大多数私立校与公办校那样,把基础教育的班额增大到六七十人。以此来降低施教成本,这会使此部分收入大量流入个人腰包或者被挥霍,这种依靠教育发财的现象,是目前改革大业发展的重大障碍之一。先进的教育设施,小班额的教育才能使这类学校的孩子受到世界上最先进水平的教育。否则即使我们办了贵族教育,也会因为质量问题,留不住学生。如果这种层次的贵族学校能够办得好,能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教育配置与管理,完全可以使中国的富裕子弟在精神上先富起来。这即不违背时下的价值规律,也能够为普通工薪阶层所接受。并且可以促进公办教育的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中国教育学研究》对本人拙作所诠释的“让一部分人‘在精神上’先富起来,带动整个教育事业和谐发展……最终使整个民族的人口素质都得到提升。”
其次,改变国人仇富观念。其实国人仇富的根本原因在于部分富人的财产非正常所得。但这需要制度的完善来改变。我们虽然有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成功模式可借鉴,不必再经历资本原始积累,但是基于国内特殊历史时期形成的社会架构与观念,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一些弊端仍会出现。只是我们可以利用人类已有的经验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解决这个问题。富人也是我们的同胞,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是说国家民族的财富。富裕人家的子弟具备良好的遗传基因,如果加以塑造,势必改变“纨绔子弟少伟男”的历史。这是中国新生贵族阶层保障子孙后代续享繁荣的必要条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西方有些大家族经久不衰,可是我们中国的富人,却大多富不过三代。这是一个值得我们中国富有阶层深思的问题。解决这具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更新对子孙后代的教育理念。正象《马宇歌的成长经历令平民教育高山仰止》一文中所言,不能只羡慕马老的教育成就与马宇歌的成功。要想自己的孩子也如此荣宗耀祖,富人们你们还必须接受的是马老的教育理念,让自己的孩子经风雨见世面。我记得很久前看这一则资料,说是英国的公学为了锻炼学生的身体和意志,把学生用船拉到一个荒岛上,给每一个孩子配备定量的食物与水,然后把船开走,孩子们必须在食物用尽之前,靠自己的力量泅渡回英伦三岛。虽然校方是采取许多手段在监控,可是学生们是不知道的。中国的富人们你们有这个胆量与气魄吗?孩子受风险教育的程度越高,将来成功的机率就越大。所以践行马老的教育理念,须要国人更新对孩子的教育观念。这不仅是富人的问题,也所有国人所必须面对的问题。马老教育孩子的形式可能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中国孩子,可是他的教育理念却是每一个中国家庭都可以践行的。《当代著名教育家马弘毅先生杰出教育思想实践初探》一文发表后,许多网友们就在马宇歌的教育方式上纠缠不休。就算是国人都富有了,孩子还有个性差异呢!学习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不能邯郸学步,要学的是先进的教育思想,不是形式。
时下中国并校风风靡一时,理由是由于计划生育受教育的孩子在减少。因此各大中城市纷纷把学校合并,倒出来的校园卖为商用。而同时,被合并的学校,生员拥护。许多班级少则五六十人,多则六七十人,还有的八九十人。这对于基础教育来说严重违背教育规律。其结果是牺牲大部分孩子,给未来社会增添沉重的负担。这势必会影响到下一步中国的发展。孩子是在减少。并校也不是没有缘由,可并校应该着眼于教育质量的相对提高。可是大部分倒出来校园卖掉后款项被挪作它用。学校的办学条件几乎没有得到改善。有许多学校,实验室、语音室等只是个幌子,根本无法满足在校生学习的需要。教学实验只能象征性比划一下。这个现状怎么来满足改革大业的须要与和谐社会的创建!因此我非常担心这篇文章(当然我个人没有那么大影响力,问题是怕地方上各取所需)导致各地教育投入向“贵族教育”倾斜。从而致使平民教育质量大幅度下降。这也不是杞人忧天。本地就用五个亿建了一所中学,仅校长室就耗资以百万计。学生入校仅分班费一项就六七千(这还是此前的价位),以至于许多考上这所重点学校的孩子都望校生畏,不得不选择那些虽然教育质量较低,教学条件较差的公办学校,因为这些学校为了争取优质生员,优惠政策颇厚。而本市其他所有学校,除了土地价值外加在一起尚不抵此一校。这严重地侵犯了公民的公平受教育的权利
版权声明:本文由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18岁少女卖身救母”的感动
下一篇:话说合作
相关文章